第223章、阴图-《蜀臣》


    第(2/3)页

    而且高平城号称“第一城”。

    只需三五千将士扼守,就可以让丞相的四万大军无法攻下,无法从乌水河谷绕回萧关救援。

    至于为何,曹真如今还是强攻着祖历县嘛..........

    一来,是牵一发动全身。

    他若是目的明确的,亲提大军来袭萧关道,汉军不可能没有应对。

    如吴班部肯定先遣兵马去增援萧关;马岱与赵广会领骑出来骚扰;原先威逼粮道的丞相也会转回来与郑璞、姜维部一起扼守扼守萧关。

    甚至连在祖历县的魏延部,都有可能出城尝试着袭击他的后路。

    在如此多的牵制下,他很难建功。

    是故,先遣费曜领一路兵马来尝试,便是很不错的选择。

    反正祖历县迟早都是要攻下来的。、

    而且只要夏侯儒与郭淮持续围攻着祖历县,丞相为了牵制便不会退回陇右,大汉在萧关道的兵力就不会增多。

    再者,他也可以趁此机会,将各部兵马以及粮秣辎重等转出乌水河谷,先行筹备着。

    若是费曜进攻顺利,就是赢得了长驱直入的时间。

    那时候,丞相不可能来得及回援!

    另一,则是战场之上瞬息万变,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身为统帅,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可孤注一掷。

    比如,与东吴作的战事还没有结束,连天子曹叡都御驾亲征了。

    魏国所有的兵力,都开拔战场了。

    万一,荆州或是淮南战场出了什么差池,类同于石亭之战让魏国难以为续的那种,他再怎么不甘心也得退兵归去。

    因为鼎立支持他的天子曹叡,也会一改初衷。

    攻伐,在于为国裨益。

    若是他以丢了荆州抑或者淮南为代价攻下陇右,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围攻祖历县就必不可少。

    不管胜负如何,至少他想消耗大汉的战争底蕴,拖延汉军进攻凉州以及维护河西走廊安于现状等目的,皆算是达成了。

    守正出奇,模棱两可,做好万变的准备,才是将战场主动握在手中的保障。

    丞相沉吟罢,大致洞悉了曹真的意图,却也只得苦笑了一声。

    为了保障日后出兵夺凉州的底蕴,尽量避免与逆魏野战的大汉,在战事中太过于被动了。

    他不是没有办法,破了曹真隐藏的布局。

    很简单,只需要他放弃地利,领军出河谷落营即可。

    届时,曹真就会不假思索,放弃围攻祖历县或是放弃想攻下萧关等等布局,改为尽起大军来围攻他。

    毕竟,只要攻灭了他所领的主力,魏国就等于得到陇右。

    等于将大汉重新逼回汉中郡扼守。

    也正是如此,如履薄冰的他,只得坐看着曹真步步为营而无可奈何。

    唉............

    心中微微叹了口气。

    将军情布帛一一收起的丞相,凭案起身,步出军帐。

    值守在外的甲士见了,连忙跑入帐内取了件厚氅给他披上,才恭敬的亦步亦趋在后。

    旋即便入冬了,且此地昼夜温差极大,正值壮年的他们都难耐夜里的寒冷,更莫说是须发皆霜染的丞相。

    不过,军营内照明及警戒的火堆很多。

    步履缓缓的丞相,走到火堆前驻足,倒也不惧秋风萧瑟。

    汉军落营在此河谷后,后军的糜威与宗预部便每日都出去收集柴火,为全军坚守到明年春暖花开而绸缪着。

    对,在丞相预想中,此番战事最快也得到明年春耕时才结束。

    抑或者说,待到了明年春三月,曹真还不退兵的话,他便主动出击逼他退兵。

    不是进攻高平城。

    而是回师陇右,从萧关出兵往京兆杀去,与镇守汉中郡的左将军吴懿在长安城会师!

    将昔日魏延的子午谷之谋,付之以行!

    无需担心吴懿部行军不便。

    昔日曹真大举进攻汉中郡时,就别遣了偏师走子午谷,路况比先前更便利了。

    而且拜西城之战所赐,子午谷入口没有什么警备,吴懿走子午谷也不会被魏军所发觉——曹真十数万大军在陇右,孰人会料到大汉会进攻长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