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畏战-《蜀臣》


    第(3/3)页

    在魏武曹操时,因为势力尚弱小而对凉州鞭长莫及,便以控制汉廷天子的便利,让韦端、韦康父子先后据凉州;但后来击败袁绍称雄河北后,为了收回权柄,对马超取陇兵围韦康于冀县有八月之久,镇守在长安的夏侯渊始终听而不闻、按兵不动。

    一直待到韦康被杀,夏侯渊才督率大军长驱而来,讨平不臣、虎步关右。

    是故,曹叡听罢,不假思索便允了司马懿之言,让其放手施为。

    基于庙堂与自身的考虑,司马懿自是不想节外生枝。

    只不过,郭淮的慨然请战,令他多了一分忧虑。

    与荆豫、淮南两地战场魏国如今已然采取守势不同,不仅曹叡对陇右之失耿耿于怀,就连戍守雍凉的将率对战事主张也是倾向于攻势。

    盖因此地自古民风彪悍,好战成性。

    若是他一直按兵不动,其他将率必然会如郭淮一般上言请战。

    不管怎么说,他接任雍凉都督之职的时间太短了,威信未立,难令这些戍守边地的宿将信服。

    因而,他也担忧,多次回绝各将率请战后,自身会被他们腹诽为“畏战”。

    毕竟军中多鄙夫。

    如名门之后、才学不缺的郭淮,他尚且能晓之以理回绝,令其不会有他念。

    但其他将率岂能安抚?

    唉,自身的威信,日后恐难立矣!

    悄然一声长叹。

    对盏枯坐的司马懿,带着一缕忧思凭案起身,归去就寝。

    威信不立,便难服将率;将率不服,日后的战事中,便没有如臂使指之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