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第一炉铁-《奋斗在大明》


    第(2/3)页

    所以,里面很多东西都还没有建立起来,先要将城墙修建好。

    而且周梦臣回去之后,还要调兵,在周梦臣手中捉襟见肘的兵力之下,依然要抽调一部分来这里驻守。

    而此刻,周梦臣来看的,是朔州监第一个炼钢炉的建立。

    周梦臣一进朔州监之中。    就远远的看见了高炉。

    这炉子已经在运行之中的。

    而今不比当初,周梦臣早已经不是那种等在高炉边的人了,    有很多事情要做。其实大同那边已经催促了好多次,要他快些回去。如果不是这个炉子马上就要好了,他此刻已经在回大同的路上了。

    即便在朔州有一点点时间,周梦臣也分出很多时间在了解朔州本地的情况,看看朔州当地有多少这能动用的力量。

    内心之中已经有了一点思路。

    不过,回去之后还要与杨继盛商议。

    周梦臣看着铁炉,说道:“这炉子似乎比当初的大了很多?”

    身边的匠人都是军器监的老人,见周梦臣这样说,笑道:“周大人目光就是毒,一眼就看出来了,没错,这个炉子比当初军器监的那个炉子要大了一圈,其实这都是按照大人原本的意思来的。只是我们发现,似乎炉子越大,效果就越好,炉子小了,反而麻烦。”

    周梦臣点点说道:“不错,这一炉怎么样?”

    这匠人说道:“禀报大人,总体上来说煤比北京的煤好,铁矿没有遵化的好。不过,炉子好,这一炉铁,用来打造兵器,绝对够用。只是如果用来铸炮,还是等等比较好。”

    周梦臣也知道。

    这个时代很多事情都是靠经验的。煤矿铁矿的成分测定与比例计算。还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一换矿石产地,都要重新一遍一遍的试,才有最好的结果。

    就好像这个时代最好的火药,就是南京柳木火药。

    原因无他,就是当年朝廷定都南京,生产火药的时候,经过大量的实验,弄到一个以南京柳木炭为主的配方。这个配方威力最大,这是因不同木炭的碳元素含量不同。不同产地同样树木的木炭在碳元素含量上,也有细微的差别。而南京柳木火药,已经非常接近完美黑-火药配方了。

    只是后来水土变迁,气候影响,柳木生长有了变化。但是配方依旧不变,但是效果就不如从前好了,再加上官制的粗制滥造。也就没落了。

    而今也是同样的道理。

    火炮用的钢材,是周梦臣在北京的时候,不知道费了多少功夫,一次又一次实验出来的配方。这是基于遵化铁,与门头沟的煤矿基础之上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