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5章 芝麻和西瓜-《外科教父》


    第(2/3)页

    如果靠主刀医生的经验来寻找截骨线与椎弓根螺钉的进针点和方向,需要丰富的经验。

    将这项任务交给计算机和手术机器人,手术的关键步骤就变成傻瓜化。

    通过计算机的模拟与计算,确定截骨线的精确位置,以及置入椎弓根钉的进针点和方向,然后将这些数据打包放进手术机器人主机。

    手术时,手术机器人就能对照实时的透视影像,进行精准定位,做到安全、快速、精准、微创。

    黄佳才亲自送器械,他用推车将两大箱子的器械送到杨平的办公室,让杨平进行术前的检查。

    两个器械箱,在杨平的办公桌上打开。

    一套是经皮椎弓根钉系统,这些椎弓根钉,将经皮钻入椎骨的椎弓根,进入椎体。

    每一颗螺钉部分外露于皮肤外,成为外固定架的连接点。

    另一个是脊柱外固架的箱子,这些外固定是一个大架,然后配套很多小架。

    大架和小架一起进行骨搬运,骨搬运即牵张成骨。

    大架旋动控制旋钮,所有截骨处会同时开始搬运,而微型小架旋动旋钮,只会对一处截骨处进行搬运。

    大小架两者设计精巧,相互配合,让脊柱的矫形发生在所有参与畸形的椎骨上。

    崔书凯术后将定期复查x片,还可以依据复查的x片进行调节,控制各处骨搬运的速度,这样让脊柱按照预想的路线进行精确搬运。

    一般术后7-10天开始旋转旋钮开始搬运,按照一天1毫米的搬运速度,一个月可以完成3厘米的骨搬运。

    这种方法,将矫形分散到所有责任椎骨上,所以即使骨搬运最大的椎体也不过3厘米。

    加上搬运期间的休息期,搬运完成后坚固期,预计三个月左右可以完成矫形。

    三个月将c形的脊柱掰直,而且出现神经并发症的可能性最低,因为它是缓慢进行矫形。

    看着办公桌上的精美的器械,杨平自己都觉得这是天才的设想。

    “崔书凯的ct扫描数据已经发给何教授,我们在等他的数据包,一旦数据包做好,就可以放进手术机器人主机,机器人可以使用这些数据进行导航。”

    黄佳才也对这套器械充满信心,这可是锐行的核心产品,与巨头较量的强大武器。

    “教授,为了尽快打开市场,我准备全面放开这套器械的专利,让全世界免费使用。”黄佳才试探性地问。

    杨平还在把玩器械:“这事你定,商业上的东西,我不懂,也不想参与。”

    “明白,那我就这么决定,其实只有专利免费,才能让大大小小的厂家参与进来,只要大家参与进来,我们的技术和产品就能很快普及,只要我们的产品普及,何愁没办法挣钱。”

    黄佳才一边帮忙递器械给杨平,一遍说。

    虽然杨平对这些东西没兴趣,但是他还是要说清楚,这种重大决定,肯定要说明自己的理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