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此人正是奉陈学士之命,前来府州了解考察崔文卿的司马唐。 只不过现在司马唐的满腔心思都被折昭所吸引,陈学士的一番吩咐已是被他置于无足轻重的位置了。 的确,区区一个落第秀才,才学肯定是稀疏平常,有何值得让他这位状元郎关注之处?完成恩师的吩咐肯定是简简单单而已。 心念及此,司马唐脸上闪过一丝轻蔑的微笑,自是在嘲笑那凭空有着令人羡慕不已艳福的崔文卿。 不过阿昭与他成亲之后似乎根本就没有圆房,两人也只是徒有夫妻虚名而已,若自己抵达府州之后,能够以一番真挚之情感动阿昭,说不定阿昭就会与那崔文卿和离,与他在一起了。 想到这里,司马唐大感振奋,心内满是激动。 便在此时,一个不阴不阳的嗓音忽地响彻耳边,也将司马唐从美妙的幻想中惊醒了过来。 “司马兄啊,这舟车劳顿大家都是疲累不堪,脸色不佳,也只有你,似乎离府州越近,脸上的笑容越是更多了。” 司马唐光听声音就知道来者为谁,转过头望着站在自己身前摇扇而立的英伟男子,淡淡言道:“苏轼,你还没告诉我,你来府州究竟有何目的?” 今日苏轼一身宽袖长衫,头戴帻巾手持折扇,倍显名师风流,懒洋洋的开口道:“在下早就对司马兄你说了,我来府州可是了解边疆形势来着,你也知道我这个翰林知制诰每日呆在翰林院鲜少出门,安石相公也是想让我出来历练一番。” 闻言,司马唐却是嗤之以鼻。 说起来,苏轼与他乃是同窗学友,而且才华不相上下,家世也相差无几,按道理来说,本可以成为知己好友。 然没想的是,两人却因政见不同,从而看对方都是非常不顺眼,昔日在学院的时候也常常针锋相对,你追我赶。 在科举考试的时候,两人更是一个成为状元,一个成为榜眼,虽则司马唐力压苏轼一名,但他也明白科举主考官欧阳修乃是倾向于爹爹等保守派阵营,故而对苏轼在策文中的冒进思想有些抵触,才将之判作了第二名榜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