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前奏-《六朝汉臣》


    第(3/3)页

    “诺!”赵破奴作揖一拜,快速撤退。

    而卫青,则提起毛笔,蘸了蘸汁,等待这场论战的开始。

    ……

    良岳在众人拱卫之下,沿着大道,迈着大步,走到距离高台三十米的位置。

    停下脚步。

    抬手,给后面百家诸生信号,示意他们停止前进。

    随后,冷视围观之人。

    不怒自威。

    倏忽,喧闹的声音不见了。

    所有的人都识趣地闭上了嘴巴

    良岳满意的点了点头,冷峻的面庞,露出一丝笑容。

    笑容仅仅持续了一个呼吸,便再次消失,

    他仰着头,左手扶剑,眺望高台。

    气沉丹田,用尽气力。

    高呼,“司匡可在!”

    坐在高台,闭目养神的司匡,缓慢地睁开了沉重的眼皮。

    双眸微微一眨,呼出一口浊气。

    起身。

    身影纳入众人瞳孔。

    沉声回应,“吾在此!”

    良岳抛开众人。

    向前一步。

    左手下垂,右手握住剑柄。

    “嗡!”

    剑出。

    用比腊月寒风还要冰冷的声音,说道:“数日之前,汝压小说、御农家、败儒家,使诸子百家颜面尽失。今日,吾兵家良岳,前来讨回公道!”

    其微微一顿,冷声诘问,“汝,可准备好了?”

    司匡面色不改,立于高台,轻蔑地摇摇头。

    这三天的时间,他已经仔仔细细梳理了脑海中的知识。

    对于如何对付匈奴,已经有了详细的对策。

    衡胡那日传达的两条比试内容,实际上,可以看做一条!

    后者大汉为何没有可与匈奴一战的良将,实际上,可以归纳在对付匈奴的对策之中。

    胸有成竹,丝毫不慌。

    司匡凝视下方的良岳,做了一个请登高台的手势,淡淡地说道:“来吧。”

    “好!”

    “砰。”剑入鞘。

    良岳转身。

    先对着跟随自己而来的百家诸生,拱手作揖,表示感谢。

    又瞥了一眼兵家首席之位,对卫青点了点头。

    做完这一切。

    他迎着呼啸的北风,登上了对决高台。

    ……

    高台上。

    见敌军已经登台。

    司匡指了指对面的草席,微微一笑,“请坐。”

    “多谢。”

    良岳微微点头,走到座席的位置。

    打开衣服的褡裢,把记录《素书》原本内容的竹简拿了出来,放在地面上。

    随后,正襟危坐,等待开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