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朝堂攻伐-《六朝汉臣》


    第(3/3)页

    太常王臧点头认同,

    “嗯,右内史所言甚是,陛下理应收回成命。这样一来,既遵守祖训,二公也能避免冲突。”

    刘彻铁青的脸色尚未缓和。

    这是把矛盾推到自己这里来了。

    可以啊。

    幸好,还有那份奏折。

    祖训这招,没用!

    刘彻眯着眼睛,盯着番系,又看了看王臧。“两位爱卿在质疑朕的察人能力?”

    王臧拱手拜曰,“不敢!此乃太常职责所在,只是维护祖宗之法罢了。”

    “好一个祖宗之法,那朕今日就论一论祖宗之法。”刘彻忽然笑了,拍拍手,“春陀。”

    “陛下。”

    刘彻从案几上抓起一份帛书,丢了过去,

    “把这个给他们念一念。”

    春陀走了两步,捡起帛书。

    走到刘彻左侧,目光迥然。

    沉声:

    “臣匡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行年十岁,慈父见背,慈母追去。”

    “大母田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大母照顾,至于自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唯有小妹,夙夜叹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田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左右,未曾废离。”

    ……

    司匡为了不去长安,费劲了心思,更改删减了陈情表。

    ……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三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匡今年一十又七,祖母今年六十又八,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

    刘彻闭着眼睛,听着春陀熟悉的腔调。

    慢悠悠的点着头,再次品味着这篇让他记忆犹新的文章。

    最后一部分的“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更是让瞳孔拍案叫绝。

    读完那日,刘彻深有感触,甚至产生了共鸣。

    为此,他还专门去了一趟长信宫,拜访了一下母后。

    多么好的文章啊。

    孝。

    对大汉而言,确实重要。

    如果在大汉境内推行孝道……百姓会安稳的多。

    适合统治,必须支持。

    春陀念完,退回原位置,躬身,闭言。

    刘彻睁开眼睛,眨了眨,

    “此文如何?”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皆面露羞愧之色。

    齐呼,

    “臣等不敢妄加评论。”

    “呵!”刘彻摇摇头,讥讽一笑。

    起身,猛甩龙袍。

    高声,

    “昔年惠帝为了孝,奉命娶外甥女为妻。”

    “昔年,先帝为了孝,政令每每问于太皇太后,听其意见。”

    “昔年,朕为恪守孝之祖训,听命于太皇太后,五年未曾用儒。”

    “朕以为,其因孝不至,乃大义!”

    “太常卿有何高见。”

    王臧苦笑,拱手,请罪,“陛下圣明。”

    “右内史?”

    番系伏首,拜曰“臣自愧不如。”

    “其他人呢?”

    百官再次齐呼,“陛下万年!”

    “哼!”

    刘彻瞥了一眼下方。

    “匡人之职不会变!郑当时,汝若有想法,就去问问本人。朕不介意其仿照太尉兼任丞相之法,兼任两职!”

    说完。

    他懒得废话了,面色阴冷,直接走下陛,快速离开大殿。

    春陀的声音在后面响起,“退朝!”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