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办公室里的庞清方此时也捧着一份报纸,好吧,他早上一来就知道了,比廖凡义还早一会儿呢。 此时也平静了下来,“他是真没说错哈,确实又是没想到的。” 只不过.... 庞清方抖着报纸,“这也没什么新鲜的嘛?我还以为他吹的多厉害呢!” 朝廖凡义压了压手,“坐,别急!起码这还是能应付的,也不算太奇怪的嘛!” 廖凡义平静下来,但依旧眉头不展,“不过,这个思路确实是对的,咱们还是大意了。” 张路臣也笑,“淡定,看看他还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拿起报纸看了看,“这招确实没想到!不过,没啥新鲜的,没他吹的那么神。” 说到底,你不就是又做了一个【前黑板】吗?绕开了十四班的监管。 也没像齐磊吹的那样,还差一个维度? 夸张了! 这时,老秦也进了办公室,手里也拿着报纸。 看几个人都在,笑了,“都知道了吧?” 廖凡义闷声,“知道了。” 老秦呵呵再笑,把报纸放在桌上,“有什么想法吗?” 廖凡义,“没什么想法,算他有点新意!!可是,也就那么回事儿,没他说的那么夸张嘛?还差一个维度?” 这话说的老秦一愣,看了看桌上的三份报纸,一下反应过来,整个人都不好了! “合着,你们还不知道啊?” 三人抬头也愣了,“知道什么啊?不就是他们自己办了一份报纸吗?” 老秦一听,无语看着办公室四周, 来了句,“我只当是你们个人的疏忽,不会正式写进报告,用来担忧我们官方媒体的反应迟钝。” “???” “???” “???” 几个更懵了,“秦同志?到底怎么回事?有这么严重吗?” 老秦严肃起来,缓缓把两份报纸从庞清方、张路臣手里抽出来,与自己放下那份并排放好,推到他们面前。 “这可不仅仅是一份报纸那么简单啊,你们还是自己看看吧!” 三人皱眉,不解其意,终于低头看向那三份报纸。 仔细又看了一遍,然后,终于发现了哪里不对。 三份报纸放在一起才看出来,三...内容是不一样的!! 有重叠,但有很大一部分是有差别的。 廖凡义不解:“怎,怎么会不一样!?他们一下发了三份?” 张路臣也不解,“可是,不对啊?发三份那就内容完全不一样,怎么还有那么多重复的内容呢?” 齐齐看向老秦,意思是:你应该知道,你说说吧! 老秦看着他们,“齐磊管这叫...信息定制!” 众从还是不解,“啥意思?定制啥啊?” 老秦:“用他的话说,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对待新闻事件的观点也不一样。自我意识也不一样。” “那么对信息的需求也就不一样了。” “他通过统计组的数据反馈,定制了不同版本的报纸,投放给不同需求和观点的人。” “这就是信息定制!” “我噗!!!”几个人一口老血喷出来,瞪圆了眼珠子,话都不会说了。 对了半天的眼儿,张路臣嗷的一嗓子,“这不可能!!” “就算把500人往少了说,分5类人,他就要定制五倍的内容?” 老秦却是苦笑,“难的可不是五倍的内容,难的是把5000人的数据分析归类。” “统计组、保障组从第三阶段开始就忙这个事儿,天天加班,都快死人了。” 廖凡义一滞,“那对啊?这不现实啊!”他接受不了什么信息定制。 “这还是5000人的模型,那要是放到互联网上......” 老秦,“别说了,互联网上比这简单。” 廖凡义瞪眼,“你咋知道,那几千万网民,多少数据。” 老秦冷眼,“因为我们已经在这么做了!” 几个人一下就愣住了。 老秦则道:“网络的大数据分析,国家已经推进快一年了。已经过了验证阶段,正式立项!” “而且,不妨告诉各位,大数据分析的概念就是齐磊提出来的。我们和他第一次接触谈话,他重点说的就是这个大数据!” “......” “......” “......” 老秦看着几个无言以对的老学究,“我早就提醒你们了,千万别小看他,他是个战略天才。” “这么和你们说吧!” 为了引起这几个人的重视,不至于让这次实验偏离现实轨迹,老秦只能透漏一点干货。 “我实话告诉你们吧,去年的那事件,是他出的力。而且是在完全没有和我们接触的情况下,推演了那个结果,并且制定了一个完整的、近乎完美的计划。” “如果不是他自己主动暴露,我们到最后很可能,事完了都还不知道是谁做的!” “!!!” 众人瞪了眼,“真的假的?” 老秦,“真的!所以,别拿常理来判断他。如果不能重视起来,你们很有可能让这次实验受到损失,甚至失去说服力。” 实验数据和结果,不仅仅是参与的这几个人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就可以的。 还要拿回去被更多的权威智库,反复验证和讨论,其研究价值不仅仅局限于学术。 如果因为这几个人的疏忽,导致别人看到数据之后对实验的可信度,严谨度产生质疑,那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老秦不得不把话说的重一点。 几个老学究登时无言以对,额角见汗。 过了半晌,张路臣嗷的一声也蹦起来,“那也不对啊!我才反应过来,他犯规,统计组的数据他凭什么拿去用!” “我找他去!” 说着话,张老头儿就往出冲。 冲到隔壁,“齐磊,你玩不起是吧!?实验数据不是你这么用的!” 屋里,包括齐磊在内,任务班、保障专家组,还有统计组的人都抬头看向张路臣。 老头儿嘶吼着,“齐磊!你这是瞎搞!我们追求实事求是,而不是极致结果!” 好吧,张路臣还是接受不了这个结果。 信息定制!定向投送!! 做为一个社会心理学家,张路臣太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了。 一个普通人,甚至是一个心理学专业的从业者,都无法在这种定向的信息轰炸,以及长期的心理暗示之中保持理智。 如果真的做到这一点.... 这个世界就疯了! 张路臣近乎疯魔,“你没有底限了吗!?你怎么可以使用数据库!?” 都把齐磊说乐了,反问一句,“张伯伯,这数据我为什么不能用?” 张路臣,“那是实验组的数据!你是实验内的个体,你凭什么用?” “再说了,这是个人隐私,你凭什么把别人的隐私来为自己牟利!?你在犯法!” 齐磊摊手,说出一句让张路臣轰然倒下的话,“实验组?个人?真的就能做得了这些数据的主吗?” 突然意味深长的看着张路臣,一字一顿,另有所指,“我、们!!!就拥有这些数据的所有权吗!?” “!!!!” 张路臣,还有后面跟过来的廖凡义等人,脑袋嗡的一声。 尤其张路臣,只觉天旋地转,真的晕过去了。 他明白齐磊话中的意思了。 我!们! 有大数据的所有权吗? 没有!! 现实里的数据在各个互联网公司手里,就算延伸到整个互联网的数据库,这年头也是存在老美的服务器里!! 说句难听点的,你的ip地址!!都是外国人给定下来的,存也是存在外国人那里! 断了你的ip地址,整个互联网都得瘫痪!更别说数据了。 张路臣晕死过去。 做为一个绝对忠诚的爱国者,他接受不了这样的事实! 而廖凡义、庞清方.... 仅仅只放松了一天的心绪,再一次奔溃! 而且是....绝望!! 突然意识到,尽管他们已经非常重视,无比认真,可还是把问题想简单了.... 信息定向投送!!这又要怎么防!? 说白了,传统媒体,效率之所以高,是因为信息第一眼的关注度高。 单方渠道,在这个年代,新闻联播你不想看也得看,到了7点。电视收音机,打开就是这玩意儿! 把遥控器按烂,不停换台,也能把一个新闻看完。 但是....在控制个人意志的环节上是薄弱的,只能利用一些传播手段来加强认同感。 可有的人他是真不喜欢看新闻,对新闻里的有些观点也无法接受。 网络媒体,也就是后黑板,比前黑板效率更低。因为增加的信息甄别这个步骤。 可是这个定向投送..... 它就不讲道理!! 正如齐磊所说,不是一个维度上的!! .... ———————— 齐磊挺担心张路臣的,没想到老头儿反应会这么大。 但是.... 齐磊没有后悔,更没有收手的意思! 相反,火力全开! “第四阶段,所有的定制内容,我来!” 宋小乐他们看着齐磊,没敢应声! 突然发现这家伙表情有点吓人!! 王学亮没忍住,“你...你吃得消吗?” 齐磊怪异一笑,“不、是、事、儿!” 得对得起张老头儿那一晕! 19号晚上.... 72个实验班发现.... 豪华套餐中的牛排、披萨都不见了... 换成了精致的寿司料理... 小卖部里所有的高端文具都换成了倭国货、原本再售的港漫全部下架,只有日漫! 第二天的【先锋报】上.... 则开始出现一些“很有意思”的文章。 首先,是一篇散文....名叫《后浪》!! 廖凡义还有陈兴福这些北广出来的人一点都不陌生,因为这正是齐磊在北广演唱会上的那段串场词。 只不过,廖凡义完全理解不了!! 这是多么励志,多么正能量的一篇文章,为什么让齐稍加改动就特么的完全变了味儿呢!! 他甚至都没改一个字儿! 只是在文章里加入了配图.... 配图感觉也没啥问题,都是年青人朝气蓬勃,的生活写真。 但是.... 图片里的年青人,要么就是拿着精致昂贵的倭国文具。 要么就是看着十几块代币券才能买到的,珍藏版漫画。 要么...就是几个年青漂亮的少女,一边在美景中,一起享受着的豪华寿司套餐。 你要说,廖凡义什么也不知道,也就算了。 可是... 他是知道那四个任务班的任务的,看配合这些图片.... 怎么看怎么别扭!!看后浪的文字,也生出高攀不起的感觉了呢? 这是什么?好好的一篇励志文,让齐磊加几张图,就成了消费主义的隐性广告了! 哪个年青人是这么过日子的?开什么玩笑? 除了这个,【先锋报】,还有一篇写倭国匠人的文章,“寿司之神” 讲了一个把寿司做到极致的倭国匠人,赞美的也是倭国匠人文化.... 那里面说的那个邪乎啊....十年才学完煮饭,一辈子只做寿司,边捏寿司的手法都写的惟妙惟肖! 这特么的,廖凡义心说这就离谱!! 做寿司都做出优越感来了?特么廖凡义知道那么多中国的大国工匠!国宝级的人物,不得上天啊? 再说了...照这么说,街边修自行车的修几十年,是不是修车之神?扫大街的大妈,扫了一辈子大街。奉献了一辈子,是不是扫街之神? 不过,这也提醒廖凡义了,一个做寿司的,就可以吹上天,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把中国工匠,那些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匠人、科技工作者。也要拿出来报道一下。 这是有意义的!也有必要的! 是的,廖凡义已经开始自动带入防御性思维了。 再然后,是十七班的任务了... 在齐磊的主导下,十七班咸鱼了三个阶段,终于有了点眉目,【先锋报】上的文章是:《戚继光抗倭主要打击的是汉人》 文章是一段历史科普,肯定了戚继光的功绩,但也明确的指出,明朝东南沿海活动的倭寇中,有相当一部份的海盗首领就是汉人。 只是雇佣的倭国浪人,袭扰海岸.... 这三篇文章,一看就是齐磊操刀的.... 廖凡义隐隐感觉不对!又发现了一点触目惊心的苗头! 这时,休息了一天的张路臣强撑着来到办公室,一来就问,“怎么样了?” 廖凡义想让他回去休息,可是张路臣不干,“干正事!” 没办法廖凡义只得把先锋报给他看.... 结果,张路臣这回也不磨叽了,直接拿着报纸去找齐磊。 见到人,开门见山,“你是这什么套路!?” 齐磊一看,“这才第一天,别急啊!” 张路臣能不急吗? 这三篇文章,表面上看啥也没有!可是其中都是包藏祸心! 齐磊则是把几篇写好的文章拿出来。 “慢慢来,还有呢!” 递给张路臣一份,“这是倭国小学生...” 又递一份,“这个是说‘煮饭仙人’的...” 又递一份,“这个是夸倭国马桶水可以喝的!” 又递一份,“这个是夸东京的文化气息的,站在东京街人,我整个人都开悟了!仿佛找到了自我啊!” 又递一份,“这个...这个和倭国没关系了,说岳飞这人情伤低,不会做官的。” 又递一份,“这个是消费主义的软广,短片小说!!月薪三千,住豪宅,吃大餐,享受就完了!” “您放心!我的文笔还是可以的,带入感满满,我肯定能让大伙儿觉得,不管挣多少钱,就应该享受这种高品质生活!” “只可惜咱这条件有限,只能瞪报纸,要不我都想拍成电视剧!找几个帅哥美女,效果无敌了!” 又递一份,“这个....这个就更有意思了,中篇连载,写一个倭国少年,穿越两宋之交,帮岳飞打仗战胜金人,还发现岳飞的满江红不是岳飞写的这个秘密。非常有文学性!” 奶奶的!! 齐磊要把后世那些蚣蜘的路都走一遍!我看谁还敢嘚瑟?在老秦那先挂上号,坐实一个居心叵测的帽子! 我看谁还敢写煮饭仙人?倭国小学生? 谁写谁踩雷!谁写谁死!而且咋死的都不知道! ........ 。 本来有一万七,先删了一千,后来又删了两千,彻底瘫了,没状态了,还是删了好。 【月票投币口】 【推荐票投币口】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