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2+1>3-《最终诊断》


    第(2/3)页

    “好了别看了,又不是你们住,咱小老百姓还是安心回去休息睡觉吧。”

    ......

    在住院部里,换床是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

    病人只是换了个住院环境,或许会从门口换到窗边,有时也会在离中央空调和厕所的距离上有过抱怨。而医生对于换床更是无感,无非就是在交班的时候添上两笔,脑子记住某某某现在是几床就行了。

    但对护士而言,换床的事儿一点都不小。

    墙上病历小卡片的床号得及时更换;备注的白色记录板上的换床号码得写清;之前登记的各种治疗单、注射单、护理单都得重新改写;所有已经开过的医嘱和药物都得对上名字和床号,不能有丝毫错漏。

    一旦错了,就算病人没出什么问题,内部也得扣钱。

    有些严重的错误或许还会连累护士长,有时甚至整个病房都会被医院行政通报。

    除去这些,护士们还需要对原来床位上的床单进行及时调换,被子、被单也得全部更换,床垫需要紫外线消毒。之后便是铺床,放置干净病号服,然后等待下一位病人的到来。

    护士不仅仅需要跑铃,这种维持病房秩序的琐事也是她们的日常。

    现在日班护士已经下班,周华又是临时换的床,这些工作全得由前台值班护士和备班的小护士来完成。一般是前台干文员的工作,也就是整理病历夹,而备班小护士资历浅,只能去做调换床单的体力活。

    祁镜晃到了前台,侧身靠在台面上看了看埋头干活的护士:“周华换去1床了?”

    “嗯。”护士只是应了一声,手里忙活着病历夹,没功夫看他,“走廊走到底就是。”

    “那罗主任呢?”

    “回去了吧。”

    “哦。”祁镜点点头,看了看走廊尽头,笑着开起了玩笑,“他总算住进了单间,那些病人肯定很羡慕吧。”

    “羡慕?”护士愣了愣,然后点点头,“嗯,对,是挺羡慕的。不过他们应该觉得也没什么,毕竟把这人调走对其他病房的人也有好处。”

    祁镜只是想随便聊聊,等病人睡进新病房后好好给他做个体检,听听这个破烂肺的呼吸音。让他没想到的是,作为前戏的闲聊竟然聊出了点奇怪的东西:“有好处?有什么好处?难道他们吵架了?我看他们几个病人和家属相处挺融洽的,应该不会吧。”

    既然说到了八卦,值班护士总算来了点兴趣:“你不是这儿的医生吧?”

    “哦,我就是来看看病人。”祁镜露出了自己的工作证,笑着解释道,“昨天就和罗主任商量过的。”

    护士见是本院医生,也没什么好藏的:“周华这家子人是不错,实在是周华他打呼噜太厉害,就跟打雷一样。要不是他有时候会憋气睡不着,整个八人间病房里的病人都别想好好睡觉。”

    “他会打呼噜?”祁镜皱了皱眉头,“这事儿罗主任知道吗?”

    “病人才刚来第二天,应该不知道吧。”护士摇摇头,觉得奇怪,“这就是件小事儿,其他病人和家属也挺理解的,无非戴上耳塞嘛。”

    打呼噜......

    30来岁的人半夜竟然打呼噜......

    打呼噜一般都有鼻腔内部的器质性病变,最常见的就是肥胖导致的鼻甲肥厚,然后是发育不良造成鼻中隔偏曲,以及增生的鼻息肉。

    周华这么多年下来身材很消瘦,1米8的个子体重只有130多斤,显然鼻甲不可能肥厚。而病人已经做过了支气管镜,如果有鼻息肉和鼻中隔偏曲,肯定会写进检查报告单里。

    普通医生或许不会在意这两个问题,但罗唐很清楚病人的复杂程度,任何新发现的情况都需要仔细甄别。要是真有鼻中隔偏曲和鼻息肉,罗唐肯定会在意,也肯定会和祁镜说明这个问题。

    祁镜拿手拍了拍护士前台的台面:“周华的支气管镜做了吗?有没有报告单?”

    “支气管镜......”护士快速翻阅病人的报告记录,找到了一张纸抽了出来递给了祁镜,“就这张,看完记得还给我。”

    “嗯。”

    支气管镜的进入部位没胃管那么讲究,嘴巴和鼻子都可以。

    一般首选部位还是鼻子,呼吸科做了那么多年,最常用的部位也是鼻子。但这次他们却改变了平时的习惯,支气管镜是从周华的嘴巴进入的。

    至于改变支气管镜探头入路方式的理由,他们没写在纸面上,但本能让祁镜觉得病人的鼻子有问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