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1.新的挑战-《最终诊断》
第(1/3)页
黄兴桦等了一天一夜的电话,直到21日凌晨一点才打来。话筒对面传来的是个相当柔和的中年男性声音,语速不紧不慢,也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小黄,刘义昌说了你的事,有点麻烦。”
“麻烦”就意味着难办,同时也有劝退的意思在其中。
黄兴桦很清楚其中的厉害关系,因为身份差距,在这人面前也没有之前会诊时指点江山的气魄。不过为了祁镜,他还是想问问清楚:“我记得前两年还有的,怎么现在麻烦了?”
“不瞒你说,我们正准备撤掉住院破格晋升主治的通道。”对方解释道,“因为其中有太多不合理的地方,也有一些人已经出现了问题,所以需要改。”
“以后就没有破格晋升了?”
“主治以上还保留着,不过住院医到主治......”对方欲言又止,“住院医刚进临床太缺乏经验,很多即使达到了破格晋升的条件,升了主治后还是会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你也知道,医生一旦出问题就是大问题。表面看上去是帮了忙,其实反而害了他们。”
黄兴桦也知道这一层,住院医正是积累经验的时候,有时候确实会迸发闪光点,让人看着爱不释手,想要尽快帮他升职成为骨干。
但医学是个非常复杂的领域,对付的是疾病,但面对的却是病人。主治有时候需要的不仅是理论知识,还有心境经验和自信。
这三要素往往都是在临床长期磨练中养成的,快餐填鸭式的教科书学习可以培育出一个个医学学霸,却养不成真正的医生。
如果没有独自一人诊治病人的自信,没有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和调节自身情绪的心境,没有遇事都能处变不惊的临床经验,那还是不要上去的好。
“这点我打包票,这小子没问题。”
黄兴桦难得对一个年轻人那么有信心,倒是让对方来了些兴趣:“哪个年轻人让你这么上心?有你儿子厉害?”
“我儿子?”黄兴桦眯起了眼睛好好想了想,“还是他更强一些,尤其在诊断方面。”
“那么厉害?”那人有些惊讶。
三年前,他从黄兴桦的嘴里清清楚楚听到“住院最强”四个字,形容的就是他儿子。没想才刚过没多久,这个最强就易主了?
为了证明,黄兴桦还是举了两次大会诊的实例。
“在三十多位老专家面前给疑难病例做诊断,算不算有自信?病人情况陷入窘境,所有人都一筹莫展的时候,他往往会有奇思妙想,这算不算心境异于常人?”
“这......都算吧,那经验呢?”
“经验恐怕早就过了主治的水平,毕竟是个二代嘛,估计从小到大都是看着医书长大的。”黄兴桦说道,“这方面倒是和我儿子挺像的。”
“医二代?谁的儿子?”
“丹阳医院的祁森。”
“哦,丹阳......”
“怎么了?”
“没什么,祁森我倒是有些印象,之前在上京开会的时候见过两次面,没想到他儿子也在干临床。”电话那头想到黄兴桦刚才说的会诊,忽然来了兴趣,“刚才你说有30多位专家在场?都有谁啊?”
“我老爷子明海疾控的葛宏章许万秋李建国陶重江平人民医院的严虹上京天目的曲麟......”
这些在传染病学和危重症急救方面都是响当当的大人物。
尤其是黄兴桦嘴里的老爷子黄玉淮,对知识面的广度深度以及逻辑思维的要求都非常高。能在他面前站稳脚跟说上两句话就不错了,还大谈自己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恐怕找个真正的主治过来都未必能全部做到。
而且按黄兴桦的意思,其他专家也在场,即使比不上黄老,算个黄老低配版也不过分。就这样的低配版一来就是三十多个,加上病人麻烦深重的病情,如此凝重的氛围没点实力谁架得住?
不过祁镜的能力对方早就有了些了解,刘义昌没少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