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得到了央视新闻频道和农业频道的记者都到了卧牛村,进行专题采访的消息,镇上宣传口子的领导顿时激动了。 不用说,赶紧跟市里面汇报。 市里面一听,那还了得,平时想上央视新闻露个脸那可都是难度不小,现在居然一下子来了两个台。 尤其是新闻频道的分量,那可是十足啊。 于是乎,市里面领导也激动了,一边跟省里面宣传部门汇报这个情况,一边直接安排人下去。 央台都来采访了,市里面难道不该行动起来吗? 这点觉悟都没有的话,还怎么干新闻工作呢? 虽然夏杰和夏长河面对接踵而至的记者采访,表现得很淡定,很从容,并没有觉得自己做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但是村里上上下下都沸腾了,简直跟过年一样。 毕竟这么多年,村里一直都是默默无闻,别说央台了,市里面也没人来采访过啊。 如今听到那些记者对山村环境的赞赏,对夏长江精湛手艺的赞叹,对夏杰年少有为的夸奖,村里人似乎都有种一荣俱荣的感觉。 “哈哈,我一直都说长江叔的手艺,那绝对没得挑,用京城人说话,那可是盖了帽了!” “是啊是啊,夏大爷做的木工,那就是实在!” “夏杰这孩子也是不简单,捣鼓的那个什么根雕,不仅把老外给引来了,还把电视台记者也引来了!” “这上了大学的娃儿,当然不一样喽!” …… 随着对夏杰和他爷爷了解的不断加深,林玲玲的想法也更多了。 眼下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将全世界紧密相连。 虽然时尚潮流一直在变,但有些东西,却是永远能够赢得人们的追捧。 诸如传统的工艺,所谓的工匠精神,这是华夏原本就有,而且也一直传承下来的。 如果按照舌尖上的中*国,来制作一档子文化技艺传承类的节目,应该也会引起广泛关注吧。 夏爷爷的木工,夏杰的根雕还有瓷器手艺,这些俨然都可以成为一个个专题。 名字就叫十指上的中*国,还是华夏的老手艺? 有待商榷! 不过这个想法似乎挺可行,回去就跟领导提一提! 林玲玲暗暗决定。 ———————————— 各位请多多支持下正版吧,二万收,才几百订,才惨淡了,给我点信心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