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或者有人说,那就反了他,对于这样没脑子的人,杜荷理都不想理这样的人,因为和这样的人多说一句,那都是对自己智商的侮辱。 李馨在听到这自己这小丈夫说出这样的话后,有些心疼的抱住他,同时也对自己那二哥,心里起了埋怨。 “行了,你们俩少说这些有的没的,既然觉得了,那这外面的事交给你,你自己看着办,馨儿走跟娘回家等着就行!”说完刘氏拉着李馨就回去了。 杜荷对此也没多说什么,就是让家里的家仆准备好,可不能让郑家的人,那么轻松就把郑浩明带走了,毕竟已经做出来选择,那就不妨在玩大一点。 所以当杜荷把自己老娘和媳妇送回去,看向被吊着的郑浩明,杜荷突然心中有了主意,现在就等着他郑家的人和这送嫁的队伍过来了。 所以放松下来的杜荷,重新坐到了躺椅上,甚至还把他那把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黄泥壶拿出来,泡上茶端在手里,那架势和一满清晚期八旗那些纨绔子弟,真是一点没差。 当然要是在配上一把折扇,手上盘着一串手串或别的什么小物件,那就更像了。 只是这折扇他要是不自己做,那可就有的等了,最起码要等到宋朝才会有,至于手串也是一样。 毕竟这年月,这些个勋贵子弟和那些文人骚客更钟爱的是那腰间三尺长锋和精美的玉器。 因为这不但是身份的象征,也是地位的象征,毕竟在唐朝,君子六艺那是每一个学子都必须会的,但能腰间挂剑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要知道唐朝对于武器的管控可是很严的,能腰间挂剑的那一个不是身负爵位之人,或是爵位继承人。 不然还没等你出去装那啥,你就先被请去喝茶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