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一封上面写着“向氏芸娘”,一封写着“李氏三娘子玉竹”。 均是十分秀丽的梅花小楷。 李玉竹在赵家待了几天,已经熟悉了赵老太太的字体,这两个信封上写的字,正是赵老太太的笔迹。 封口处还印着印章,可见,保险工作做得相当的到位。 李玉竹和柴大嫂互相看一眼,两人都十分的惊讶,不知道老太太要做什么。 “老太太,这是什么?”两人不敢接,一起问道。 “你们只管收着便是,不过今天不能拆开,等哪天我不行了,你们请来县令大人,当着他和赵家人的面拆开,里头的东西,是送与你们的,你们也不得转与任何人,特别是赵家人。” 赵老太太刚才说话的神情,不像是糊涂人,可这又送东西,莫非又糊涂了? “老太太,这怎么可以呢?我们哪能收您的东西?”柴大嫂不敢收,“我们两口子开那间铺子,得过您不少帮忙,我们还没有报恩呢,这怎么又收礼物?老太太,快拿回去。”柴大嫂连连摆手。 李玉竹更不好意思收,“赵老太太,我和您非亲非故的,也不能收。” 赵老太太的脸色,沉如夜色,她看一眼李玉竹又看一眼柴大嫂,“你们收着,便是帮我,你们不想帮忙么?” 两人忙说道,“老太太您说哪里话,我们愿意帮老太太。” “那便收着,别废话了,好多人想我的东西,我还不想给呢。”赵老太太挥挥手,“收着收着,收着吧。” 她又叮嘱二人,这件事在她没死之前,不能说出去。 明明是好好的一个人,老是提到死,今天又送东西,李玉竹怎么觉得,老太太像是安排后事一样? 柴大嫂也感觉到了这一点,心头沉沉的,不知说什么才好。 七十岁的老人,一时糊涂,一时清醒的,哪天忽然走了,还真不好说。 和赵老太太告别后,李玉竹和柴大嫂又来到了赵大太太的上房告辞。 赵老太太虽然依旧是糊涂的,但脾气好了许多,特别是和孩子玩的时候。 这让赵大太太对李玉竹的本事,有了些赞许。 “辛苦李三姑娘,按着说好的,我先付一部分的诊金,等我们老太太大好了,不再糊涂了,剩下的一百两,我如数奉上。”赵大太太将一锭纹银,放在李玉竹的面前。 因为李玉竹不肯住在赵家全天十二个时辰的看护老太太,所以诊金不加价,只有一百一十两。 先预付十两,剩下的一百两以后给。 李玉竹接在手里,“过半月我再来县城。”她朝赵大太太颔首一礼,离开了上房。 记开赵家后,李玉竹他们的马车,先回到柴记香烛铺子那儿。 要回去了,但李景仍舍不得柴天朗。 他说什么也不肯跟柴天朗分开,要跟柴天朗住一块。 李玉竹笑着道,“柴大嫂,我想将天朗带到她姑姑那儿住几天,下回来县城时再送回来,不知你意下如何?”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