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刘瓦匠说道,“李三郎啊,这房子盖什么材料的?” 当初李家刚刚来这儿的时候,穷得住山洞,一文钱也没有。 他们砍了山上的竹子,和上泥巴盖的是竹子泥墙房。 如今的李家可比当初强多了,县令这个远亲都来认亲了,李家三姑娘还会医术,给人瞧病赚了不少诊金,又娶了有钱的柴家姑娘。 别说盖一间砖房学堂,就是盖一座全砖房的宅子也是盖得起的。 李兴安说道,“盖砖房吧,结实耐用。”他跑了几次县城,跟着县令赚了些外快,在县城的铺子装修时用去了一些,如今手里头还剩十来两银子,光用他的钱不动用家里的存钱,也是足够盖一间砖房的。 几兄妹一起赚钱,家里已经存了一百来两。 再过上些日子,就能将欠穆元修的三百两银子还掉了。 所以,能不动家里的钱,就不动用吧。 刘瓦匠说道,“盖砖房的话,如果有现成的砖块,倒是不慢,一间房五天之内就盖好了。就怕没有现砖,这得到砖窑那儿问问看。” 村里都穷,只有家里十分富裕的人家才盖砖房,村里的人不是木屋便是竹子屋,更多的是黄泥墙屋子。 一块砖头要一文钱,加上工钱和其他材料费,盖个三间房最少是十两出头。 也因此,砖窑的人不会做很多砖库存。 刘老大主动说他去打听。 刘老二说他有去年砍下的几棵树,可做屋梁。 打听好结果,李兴安便回了家,跟父母说了情况。 只需要几天就盖好房子,庐陵王放心下来。等房子盖好,他就不用辛苦奔波去清水河村了。 . 再说李兴茂和穆元修,他们在宅子左侧的空地上,用铁锹挖了小沟,划出了学堂的面积大小。 三十来个学生,三丈见方的面积就够了。 不过李玉竹去看他们划地时说,建议再扩大一些。 目前只有三十来个学生,没准以后的学生更多呢? 那时候再拆院墙再扩地皮,又要费时费力。 房子可以先不盖多,但地皮可以多整一些,做为孩子们的活动地方。 现代那世的标准操场,有羽毛球场地,有篮球场,有足球场,还有四百米标准跑道。 条件好的学校,能同时容纳几千的学生做操。 这时候的夫子只注重文字教学,提倡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不过她希望他家老爹多教孩子武学方面的知识。 考不上功名,有个强健的身体回家种地或是打猎也是能谋生的。 李兴茂很赞成李玉竹的建议,他说道,“三妹说得对,孩子们不能光习文,也可以习武,比如箭术摔跤什么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