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90章 被熊孩子鄙视了(2)-《锦绣医女:带着王府全家去种田》


    第(2/3)页

    他挥挥手,示意那背书的孩子坐回自己位子去。

    “想必这位是李先生吧?”宋夫子扶着桌子站起身来。

    因为一只脚有疮伤,他站得颤颤巍巍的。

    庐陵王忙上前制止,“宋夫子,你这脚上有伤,就不要起身做那些客套了,我是晚生,您只管坐着说话便是。”

    但宋夫子还是执意要起身。他拿过靠在墙壁上拐杖说道,“这儿孩子多,有点吵,咱们到隔壁屋说话。”

    穆元修走上前扶着他。

    大家跟着他来到隔壁的正堂,宋夫子请庐陵王落座后,又喊来孙女倒茶水。

    他说道,“老朽的情况,想必元修已经跟李先生说过了,我这儿有三十二个孩子,最小的五岁,最大的十五岁。清水河村有二十五个孩子,桃花河村有七个孩子,昨天宋里正通知下去说有新先生到,孩子们全都来了。”

    庐陵王点头,“看到了,孩子们学习很积极呢。”

    宋夫子又说了束脩的事,“恰好,今天是这月最后的一天,我刚才也跟学生们说了,下月的束脩,让他们教到李先生的手里,每人每月八百钱,管一顿中饭。”

    庐陵王点头,表示知晓了。

    李玉竹小声问穆元修,这一月八百钱的束脩算多还是算少?

    穆元修说道,“乡里集市附近有个村里的夫子,收钱一月一千文。”

    李玉竹明白了,这八百文不算多。

    穆元修又修补充说道,“夫子定的价钱,还是四十年前的价格,至今没变。”

    古时不遇战乱的话,物价没什么变化。

    赵国国内多年没有征战,南方人民的生活更是稳定,物价相当稳定,但四十年不涨一文钱,目前收的价钱也比别人低,算是良心价了。

    她家如今不缺钱,不需靠庐陵王养一家子,办学堂纯粹是给庐陵王找事做。

    因此李玉竹说道,“爹,咱们也按着这数额收费吧。”

    庐陵王无可无不可,“我没意见。”

    接着,宋夫子又拿出三十二名学生的名录出来,又指着名字说了各学生的特点。

    谁爱打架,谁最老实,被打了也不说。

    谁最聪明,文章说一遍就懂,谁的字写得最好,谁的画画得最好。

    谁最啰嗦,一天到尾喋喋不休的说话,还拉着别人讲小话。

    谁最贪嘴,会偷厨房的吃食。

    三十二个孩子的特别,宋夫子全都说得上来。

    这让李玉竹很惊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