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3章人心不古-《明末之新帝国》
第(3/3)页
静云公几经思量,就写上了灵位,这便是:大明天子朱由检之位。”至于谥号和庙号,这就没有了。
大明都完了,这些东西肯定就是没有了,他也都不好意思,向刘远桥去请示这些东西。
这样一来,觉得不免就有些简单化了,比如说周皇后的灵位,写的就是大明皇后周氏之位,其他几位王子,也都是写上其名讳和封号,就此作罢。
东华门外的祭棚,到处都是挂白,这里的挽联,都是静云公自己亲手书写的,还让人做了不少的花圈,差不多万事俱备,就等这些百姓们前来凭吊了。
但是他想的有点多余了,既然他们已经命令宫城城门大开,不禁任何人进来,但是却没有什么人来。
开玩笑了,平时在大明的时候,这里就没有什么普通百姓能来,往来的都是官员或者是权贵,在兵荒马乱,华夏军当权的时候,有谁会没事来这里祭拜,前朝皇帝的灵位。
如此冷清的场面,令静云公感觉到有些心酸,他就在想,堂堂一代帝皇,居然如此结果。
静云公他自己披麻戴孝,在这里守灵,一边闲着无事的时候,就折着一些纸钱烧着,在闲的时候,就写一些挽联。
他所考量的,满朝文武百官都前来祭拜,那就是有点想多了,基本上都是没有。
他就在想,是不是城门的官兵在制止百姓们进来,他自己还亲自的跑到了城门去瞧了瞧,但是看见这里确实是城门大开,并且写下了告示,就是说在东华门为先帝搞葬礼,相关人士想祭拜的,都可以去拜等等,并没有人阻止他们,只是实在是没人来。
就是没有什么人来,考量到街上往来人,都是来去匆匆,没有人有这份闲情,也是情理之中,但是当官的和权贵们都不来,这真的是令人心寒了。
静云公就在感慨:大明养士两百多年,这就是士大夫最后的气节。
正当静云公自艾自怜的时候,前面蹄声大作,定眼一看,原来是刘布带领着大批人赶到了。
听说是刘布刘大帅来,肖宁马上就甩开了静云公,飞快的迎接了上去。
对于肖宁来说,迎接刘布,把刘布伺候好,比什么都重要,况且这本来就不是他的差事,摊上了这样的差事,办好了会招来骂名,办不好更会招来骂名,所以根本不想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