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5 吴隐之见闻-《五胡烽烟》
第(2/3)页
路上不停的有人加入,三教九流都有,甚至还有几个农夫和工匠。
船上不少人提出了微词,认为和这种人为伍是对他们的羞辱。
唐国人的态度客气却坚决,三人行必有我师,只要有一技之长的都可以加入唐国,如果你们不满意可以现在就下船。
我们非但不怪罪你们,甚至还可以奉送一份盘缠让你们回家。
吴隐之敏锐的察觉到,唐国人的态度不对,似乎巴不得他们离开。
可对方又是考核又是把人送过来,花费那么多功夫招人图个什么?耍人玩吗?
很快他就想通了其中的道理,这是一轮新的考验和筛选。
把那些意志不坚定的人剔除,以免到了唐国再出什么幺蛾子。
他不禁提高了警惕,这个机会对他来说太难得了,可不能犯错被踢出去啊。
事实证明,在明知道去了就回不来的苛刻条件下,还愿意去唐国的人,基本都属于走投无路那种,没人愿意因为这点小事儿失去机会。
船很快就到了会稽郡,这一路上遇到了许多盘查,可只要亮出唐国商船的身份马上就会被放行。
即便是路过建康城的时候,江面守军也是连检查都没有就放行了。
吴隐之表情凝重,就算他还年轻没有当过官,也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对唐国来说,晋国就是筛子,一旦他们有异心后果不堪设想。
到达会稽郡在江面停留一天后,又有十余艘船靠了过来组成船队,然后顺流而下一路来到大海。
临近出海口的时候,有人过来询问谁晕船,可以去隔壁大船上去,那里会好一些。
吴隐之生平第一次乘船,最开始还好一些,越靠近大海就越是不舒服。此时也不敢逞强,就走了出来。
他本来以为所谓的大船也就比他现在乘坐的大一点,可当真看到那艘船的时候,忍不住露出震惊之色。
旁边也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惊呼声。
他们脚下踩的这艘船长有二十米,本来他以为已经很大了。可面前这艘船是它的两倍还多,起码有五十米。
庞然大物啊,而且这种船有四艘之多。
这就是唐国的船吗?果然是天下有数的强国啊,去这里应该能一展胸中抱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