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嗯,这样很好。 努力适应这个世界的同时,也没有丢掉自我,这是难能可贵的。 唐明皇虽没有给笙歌和李白实权,但也不曾在宫中亏待二人。 锦衣玉食,好吃好喝的伺候着。 不日,唐明皇的胞妹玉真公主自道观中清休结束回京。 唐明皇与玉真公主乃是一母同胞,自小相依为命,感情甚笃。 “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清晨鸣天鼓,飙欻腾双龙。 弄电不辍手,行云本无踪。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 这是剧情中,李白写给玉真公主的诗。 这是李白一贯的写作风格,浪漫大胆,把玉真公主描述的犹如九天玄女一般。 后世也不是没有人遐想过李白和玉真公主之间的关系,但大多都是捕风捉影之谈,当不得真。 自古以来,才子的风流韵事都不会少。 至于真真假假,笙歌实在无心去探究。 她觉得,李白和玉真公主的交情大多止于研习道法。 别忘了,玉真公主可是位女道士啊。 私情什么的,还是想都不要想了。 一成不变的生活留不住李白。 …… …… 唐明皇设宴,三品以上官员,皆可携带家属赴宴,宴席规模给足了玉真公主颜面和宠爱。 毕竟一母同胞,血浓于水以及儿时相互扶持的情谊做不了假。 更不要说,玉真公主与唐明皇并不存在半分权力之争。 所以唐明皇从未吝啬表达对玉真公主的偏宠与看重。 笙歌和李白身为唐明皇身边新晋的大红人,又是远近闻名出口成章的大才子,这种时候自然是要随侍在身边,以便冠冕堂皇却又不着痕迹对夸赞大唐天子君臣和谐兄妹情深,然后流芳百世。 若是笙歌和李白对出现还属正常,那跟在杨玉环身后艳压群芳的孟婆是什么鬼。 绕是笙歌脑回路再跳脱,都没有想到孟婆竟然直接找上了杨玉环。 然后删删减减地让杨玉环地脑海中浮现出一些片段。 杨玉环大惊之下,手足无措,只有听从了孟婆得建议。 好吧。 笙歌表示,这风格跟她一些像。 够简单粗暴,她喜欢。 本来坐在尊位上对玉真公主嘘寒问暖表达兄长关怀得唐明皇余光瞥见孟婆时,整个人愣住了。 旁人不知唐明皇失态的原因,高力士还能不知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