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咸丰帝驾崩前,除立载淳为皇太子外任命了肃顺等八位辅政大臣,还授予皇后钮祜禄氏“御赏”印章代表母仪天下的权力,且还留有一道关于叶赫那拉氏的遗诏。 辛酉政变,八大辅政大臣落败,两宫皇太后开始了二十余年的垂帘听政。 直至死亡,占着正宫名分的慈安,都约束制衡着慈禧,使得慈禧不敢任意妄为。 只可惜,慈安一死,朝政大权独归慈禧。 再无任何忌惮的慈禧太后,骄奢淫逸,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恶,成为中华民族的罪人。 虽说不能把民族屈辱之原因尽归于一人之身,但慈禧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无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两度挪用军费。 还是为了稳固自己小集团的利益,毒杀光绪帝废除新政。 百年屈辱史,慈禧背负着推脱不得的责任。 那句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更是牢牢的把慈禧钉在耻辱柱上。 慈安直到临死的那一刻才明白,她也错了。 她错不该年轻时妄想生下嫡长子便处心积虑的使后宫妃嫔难以有孕。 错不该被慈禧蛊惑烧毁先帝遗诏。 那一刻起,她就再也无法制约慈禧。 从她被慈禧说服,走上前朝手握实权却无法带给民族希望的时候,便错了。 慈安希望能够挽救三千年未见之变局。 改变被列强欺凌,无力反抗的颓败局面。 接收晚剧情,笙歌无语的叹了口气。 不久前,她还在大秦帝国,下一秒就到了这段屈辱史中。 一一选任务,当真是越来越看的起她了。 谁说慈安只是个忠厚无谋略无手段的人呢,谁说慈安只配做绿叶来烘托慈禧这朵红花的? 笙歌撇嘴,有慈安在的大清朝,最起码还回光返照短暂的出现了同治中兴的局面。 况且历史上被废黜的皇后数不胜数,善始善终者简直凤毛麟角,而慈安太后庶女出身,没有子嗣却一直能笑道最后,且深得咸丰帝信任。 桩桩件件,都可以看出慈安是一个厉害的狠角色。 慈安离奇猝死,对本就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清王朝无疑是致命的的影响。 历史课本上关于这百年屈辱史,无疑是沉痛的。 寥寥几页,囊括的却是一个时代百姓的挣扎痛苦。 是一段屈辱,也是一段救亡图存的挣扎。 为什么旁人清穿,不是雍正就是乾隆,可偏偏到了她这里就是清末风雨飘摇的咸丰朝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