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十六) 姑娘,你要不然再冷静下想想…… 女扮男装没错,但不应该是参军上战场,而是应该去书院啊。 祝英台都要上战场了,梁山伯知道吗? 虽然她的到来注定是要崩坏剧情的,但是她真的没想过要毁了梁祝啊。 暂且不提,梁祝是佳话还是悲剧,她都没想崩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感情线。 笙歌开始反思,她这些年是不是把英台教育的过于英姿飒爽,巾帼不让须眉了。 鲜衣怒马,骑射剑术,京城中的少年郎大抵都是比不过。 这样的英台让祝家老头子自豪欣慰的同时,又感到心塞。 必须得提一下,事实证明,祝家老头子的战略性眼光还是很强的,紧紧抱住笙歌这个金大腿不撒手,这些年也水涨船高,成为京城的新贵家族。 更不要说,还出了祝英台这样一个县主。 唉,她总觉得,祝家老头子又要对着她长吁短叹抹眼泪了。 管不了自家女儿,就知道来找她哭诉…… 笙歌暗戳戳的表示,她也很委屈。 “勇气可嘉,可是建功立业也并不只有参军一条路啊。” 笙歌实在是怕了祝家老头子面目扭曲的痛哭了。 “义母,兄长要走的那条路,注定异常艰辛,所以能替兄长分担一分便是一分。” “这些年义母的教导,英台都有认真在学,还请义母安心。” 祝英台眼神依旧坚定热烈,不见闪烁。 笙歌叹气,她自是知道祝英台心性的,这么多年,风吹日晒雨淋,英台都没有喊过一句苦一句累,在马不停蹄的追赶马文才的脚步。 所以,对于祝英台的见识学识武力谋略,她都是放心的。 若英台愿意,若这世间对女子再宽容几分,英台文可入朝为相纸上定乾坤,武可征战沙场马上安天下。 她从不怀疑这一点。 笙歌没有言语,只是轻轻的拍了拍祝英台的头。 祝英台的少女心事,她约莫也能看出几分。 只是,她还没有想好如何开解时,祝英台却自己走了出来,不再执着于虚无缥缈求而不得的感情。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