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九章 清扫河陇-《苟出一个盛唐》
第(2/3)页
周围士卒眼神火热起来。
李晔又令士卒当众称量二甲的重量,山文甲华丽威武,重四十九斤,冷锻甲却只有二十八斤!
同样的防护力,冷锻甲更轻,而且山文甲不是一般士卒能装备的。
至于普通的制式札甲在冷锻甲面前更没有竞争力。
长安将作坊的产量一直上不去,原因在于热锻的札甲,要耗费的物资更多。
而冷锻需要最多的是人力。
一直困扰李晔马铠的问题也解决了。
重骑兵就是国力的象征,也最烧钱的兵种。
有了冷锻甲的补充,长安将作监可以分出一部分产能铸钱。
接下来几天,李晔一直往铁匠铺跑,忙着扩大铁匠铺的规模,加强其防守,还帮着招募人手,有把子力气的人不少,冷锻甲对铁的质量要求高,对技术要求较低,抡起大锤砸就完事了,特别适合弄出一条流水线。
忙前忙后十几天,总算搭建起来一个流水线的雏形。
一天可产两件冷锻甲,主要是因为铁匠的技术还在提升中,各个环节需要磨合,还没到熟能生巧的阶段。
这比咄骨一个月弄一件的效率高太多。
乾宁三年九月三日,长安的奏表从东而来。
凤翔、兴元皆丰收,朔方因为是今年才开始屯垦,粮食只能维持自用,渭北至兴唐府一线收成也还过得去。
现在长安屯粮七十万石,还不算凤翔和兴元的粮食。
在张承业的运作下,关中的粮食将源源不断送入河陇,预计两个月内,会有二十万石粮食进入天唐府!
李晔大喜,有了粮食,整个河陇才算是彻底的稳了。
从长安征调的士子们也在随后到来,共有四百六十七人。
还有一小半的士子视河陇为蛮荒,不愿受翻山越岭的跋涉之苦,称病留在长安。
李晔也没勉强,什么事都是强扭的瓜不甜。
能来这么多人,他已经非常满意了。
这年代的书生并非手无缚鸡之力,能从天天砍来砍去的各地,安然无恙的进京赶考,需要的不仅是胆量,还有身体素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