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章 一丝契机-《苟出一个盛唐》
第(2/3)页
郭崇韬不可置信的看着李克用,“大王……”
李克用斜瞟了一眼,“我军若动,沁州丁会和河朔四镇也会相机而动,在没有解决他们之前,我军南下,只能是自寻死路!”
其实李克用说得这些虽然消极,但也都是对的。
所以郭崇韬无从反驳。
谋士的谋略需要君主的决断,很多时候,决断比谋略更重要。
“安时天下英才,正可为我儿之羽翼!”李克用独眼里闪着光。
郭崇韬分明听出其中托孤之意,“末将必不负大王!”
一代人做一代事,李克用灌下一樽酒,双鬓一片白霜。
与李克用的英雄落寞相比,襄州城外的唐军,正朝气蓬勃。
李筠、高行周、杨师厚、周云翼、刘知俊济济一堂。
“陛下,我军可驱赶梁军俘虏填平襄州之外的工事。”刘知俊立功心切,第一个提出建议。
李晔摇摇头,梁军上层固然罪大恶极,但底层将士不过是军令难违,关中缺的就是人口,更缺这些身强力壮的男丁。
“杀俘大伤天和,传扬出去,以后梁军人人顽抗到底,朕何日可得中原?”
不过,让唐军强攻,也不是李晔所愿。
“我军可遣偏师转攻随、郢二州,切断鄂岳与襄州的联系。”杨师厚道。
李晔点点头,这才是一个将领的智慧,“杨将军可率本部攻取二州,防御鄂州的张归霸部。”
“末将遵令。”
李晔目光落在高行周和周云翼身上,高行周道:“荆襄孤城一座,迟早为我军所取,此战之关键,末将认为在光州,杨行密支撑的越久,我军攻城时间越多,末将请命支援光州,有利则进,无利则退,牵制梁军!”
“好!”李晔笑道,“高将军所言不错!”
唐末的将领大多是从尸山血海杀出来的,几乎所有出名大将都是亲自带兵冲锋陷阵。
不过李晔更看重有战略眼光的将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一员智将更是难得,所以李晔才会如此重用刘鄩。
如李存孝、李思安等辈,勇猛无敌,但更容易中别人的圈套。
当然一个既会动刀子,又会动脑筋的大将,就更加难得。
杨师厚与高行周二将各领军前去。
李筠道:“我军云集于此,若是不战,恐将士懈怠,末将愿引一军为前锋,试探梁军之虚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