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天佑元年-《苟出一个盛唐》


    第(3/3)页

    战败一次,对整个伐梁策影响深远。

    破不了陈璋的水军,淮南便会成为淮西的后方,伐梁策的效果少了一半。

    李晔这么重视水军原因就在于此,唐军骑兵厉害,总不能冲进江里砍人吧?

    此时楚州李振也引一万军,南下,支援庐州战场。

    李振还带来大量徐泗的民夫青壮,在庐州、滁州挖建水渠沟壑,修筑烽燧堡。

    往往唐军一动,淮南狼烟也跟着动了。

    经历了最初的慌乱之后,梁军逐渐稳住局势。

    只要唐军攻不破有战略价值的州城,淮西淮南就只是糜烂而已。

    李晔在长安也紧张关注着河朔与淮南的局势。

    对于水军进展不利,李晔早有心理准备,并没有大惊小怪,此时朝中居然有人弹劾李神福耗费国家钱粮,养寇自重。

    毕竟为了建造战船,李晔大费周章,连长安城墙都没有加固。

    长安皇宫之中,还有不少当年黄巢大火的痕迹。

    李晔按下朝中不满之声,去信鼓励李神福:胜败之机,不在一时,戒骄戒躁,终有破敌之日。

    如果李神福都拿不下陈璋,李晔还真不知道如今的大唐,还有谁能在水面上击败他。

    伐梁之策的焦点逐渐聚集李神福的水军上。

    而随着天气的转暖,周德威的冰城终有融化的一天。

    其实李晔站在朱温的角度,也不会理南面的局势,只要攻破冰城,拿下李克用,河北大局便定了,得到河北英雄豪杰,汴梁实力无疑会大涨,天下之局会变成唐梁拉锯,重现当年北周北齐之争。

    只不过北周的川蜀换成了如今的江南。

    就在李晔忐忑不安的时候,薛广衡带着一封密奏急跑进殿,“陛下,刚刚收到河东消息,云州李存勖率步骑三万,挥军南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