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败亡之象-《苟出一个盛唐》
第(2/3)页
马殷在涪州闻得蜀军大将被斩,长笑不已,对部将言:“不出三年,蜀中必为本王所得。”
跟蜀中截然相反,楚军诸将皆出于蔡州,极为团结和睦,当初刘建锋身死,众将推行军司马张佶为主,张佶假借坠马,称病在床,把大权让与马殷,对众将道:“吾非汝主也,马公英勇,可共立之。”
当初他们七千残军南下,短短几年席卷湖南,绝非侥幸。
王建在渝州停留两月,整顿军防,当下便要挥军东进,找马殷报仇。
然而蜀中惊变,早已传到四面八方,大长和郑昶,纠集国内残军,反攻剑南。
就连高原上的小城主,也纠合部众,到蜀中掳掠。
王建只得引大军回成都。
斩杀王宗涤、王宗绾只是一个开始,回到成都之后,王建猜忌之心愈演愈烈,军中大将人人自危,早年的英明神武一去不返,又宠信近臣唐道袭、内宦唐文扆,对百姓课以重税,民怨沸腾。
诸子间争斗越发剧烈,王宗懿兵败之后,归罪于唐道袭,二人渐生仇隙。
与此同时,徐贤妃也在积极为自己儿子王宗衍铺路。
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
身在长安的李晔密切关注着蜀中形势,大战之前,唐廷上下都看好王建的,毕竟刚刚大胜南诏,蜀中名将极多,王建本人也是精通兵事之人。
但转眼之间,蜀军一泻千里,似乎并不像李晔预料的那般强大。
当然,他的对手马殷也非泛泛之辈。
王建的大败,不可避免的助长了马殷野心,楚军放弃了对黔南和岭南西道的攻略,转而大军集结在黔、涪一线,粮草物资开始向西面输送。
“蜀楚交兵,乃天亡也。”完成任务的李巨川,从江陵回返长安,双鬓间一片灰白,整个人也苍老了许多。
算起来,今年是李晔来到这个世界的第十三年。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一个男人勇往直前的年纪,很可能只有三十年不到,朱温、李克用、王建无不如此。
前半生英明神武所向披靡,后半生耽于享乐国事日非。
“那么楚蜀,我军当攻何处?”李晔收敛自己纷飞的思绪。
殿中还有张承业、杨师厚、薛广衡等人。
李巨川、张承业都赞同攻打湖南,李巨川在江陵呆了两年,对马殷的强盛亲眼所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