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吴越钱氏-《苟出一个盛唐》
第(2/3)页
收复中原,李晔信心也高涨起来。
“积蓄国力,训练士卒,稳定地方,别忘了,东南还有两位。”李晔伸了一个懒腰。
李存勖现在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割据自保,而不是跟大唐争锋,没有夺下山东、汴梁,也就意味着没有资格跟大唐争了。
说句难听的,大唐败上两三次,还能支撑下去,李存勖只要败一次,就扛不住了。
再说如今的唐军,绝不在晋军之下。
银枪效节都、黑云长剑都,哪一个不是百战精锐?
李晔回汴梁没两日,东南就主动来使者了。
钱镠使者杨凝式送来浙东十四州的城图户籍,请求归附,钱镠甚至主动要求入长安闲居。
李晔无比佩服钱镠的眼光,该争的时候,绝不犹豫,讨伐董昌,力拒杨行密,该降的时候,也不迟疑,现在大唐底定中原,下一个目标自然是浙东与闽地,刚动了念头,钱镠就来了,简直是心有灵犀。
难怪历史上朱友珪也要称钱镠一声尚父。
除了眼界与手段,钱镠的家教也是历来称颂,千年不绝,后世子嗣昌盛,为华夏提供了大量人才。
其治理吴越,修筑海塘,疏浚内湖,苏杭的兴盛,正是从他开始。
在唐末这个遍地衣冠禽兽的时代,钱镠简直是一股清流。
在家训中主动提出如遇真君主,宜速归附。
比王建之流不知高明了多少倍,也避免了子孙的灾祸。
历史上的割据政权,能如钱家一般体面退场的没有几个。
“恭喜陛下!”薛广衡、赵义存等近臣大喜。
钱镠有这个心意,李晔也是非常高兴。
免了一场刀兵。
别人有情,自己也要有义啊,“加封钱镠为吴越王、中书令。”
李晔心中大定,这还是第一个兵不血刃收复的地区,钱镠功劳不小。
浙东回归,闽地也就不远了。
历史上的闽国被南唐剿灭,现在的大唐国力是南唐的多少倍?
果然,吴越归附大唐的消息传开,闽地的使者也到了,不过没有钱镠那般果断,似乎仍在观望。
李晔倒也不急,就算王审知现在不降,等以后收复河北,天下彻底一统的时候,他还能观望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