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 分封文武-《苟出一个盛唐》


    第(2/3)页

    杨师厚封了左武卫大将军,颖国公。

    李神福右武卫大将军,寿国公。

    李筠左骁卫大将军,邓国公。

    高行周右骁卫大将军,妫国公。

    刘知俊左威卫大将军,许国公。

    周云翼右威卫大将军,商国公。

    朱瑾左翊卫大将军,兖国公。

    李承嗣右翊卫大将军,蔚国公。

    冯行袭左千牛卫大将军,金国公。

    辛四郎右千牛卫大将军,鄂国公。

    其余韩逊、杜晏球、霍彦威、韩彦钊、徐温、阿史那真延、李嗣源、李存审、夏鲁奇、米志诚、顾全武等三十余人皆为上将军,封郡公。

    魏五郎、黄全素等一百多人为中将军。

    下将军更不是不计其数。

    李晔在香积寺登台拜将,上将军以上皆有画像悬于天心阁,大将军雕三丈石像立朱雀街之左。

    授勋之日,饶是这些身经百战的将军也不禁热泪盈眶。

    大部分将领都是从底层杀上来了。

    他们的军功也实实在在。

    李晔一一抚慰。

    虽然不能门荫百世,诸代递减,但李晔给他们的荣誉却是实实在在的,后代若真有本事,自会建功立业,若无本事,再大的家业也守不住。

    除了将领,有功将士的封赏也颇为优厚。

    亲赐绯色圆领袍、精制刀剑、鱼符、健马。

    足足弄了两天,李晔的脸都笑僵了,手抬麻了,才把三千多名有大功的将士一一封赏完毕。

    活着的人封赏了,战死的有功者也封为国士,子孙优先入武营,按月可到府库领取钱粮。

    但凡是战死的士卒,都会有抚恤。

    兵司会逐一登记,查访。

    将士们的封赏完了,还有文臣。

    这些人南征北战,后方压力巨大,文臣同样功劳显著,有了韩信,没有萧何也不行啊。

    早在太宗时期便有文学院学士,景龙二年,置弘文馆大学士,天宝二年,增置崇贤馆大学士,就连朱梁也弄出一个金銮殿大学士。

    李晔依照前朝,又结合后世,立八位学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