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幸好徽宗只忙着吃饭,没有发现两人的小动作,要不然又得气的拔刀砍蔡攸了。 酒过三巡,徽宗拿起方帕抹了抹嘴,而后拍拍手,侍立一旁的李普瞬间会意,掏出一个小竹筒,双手呈上。 “小子,这次叫你来,其实还是还有别的事情。” “什么事?圣上您直说便好了。” 通过他郑重的面色中,蔡攸隐约可以猜到,指定不是啥好事。 “你先看看这个。” 接过李普手中的竹筒,蔡攸狐疑的看了徽宗一眼,而后才发现,这竹筒里竟然放着一张奏报。 抽出摊开,他便仔细的看了起来,越看神色便越凝重。 徽宗这时说道: “半月之前,西南边境传来消息,吐蕃起兵二十万进犯边界,每日在边境之上操练演武,耀武扬威,其目的不言而喻。 蜀中留守肖永年派人传来奏报,言明吐蕃大军一直聚集在茂州城下,其行为挑衅,言语不屑,这是要和我大宋开战的节奏啊!” 放下手中的奏报,蔡攸细细思考起来,吐蕃身处苦寒高海拔之地,民风彪悍,一直对大宋的西南,西北有觊觎之心。 这次犯边应该是早有预谋,蔡攸觉得他们这是在等机会,在等一个合适的机会。 一旦时机成熟,那吐蕃大军就会毫不犹豫的同大宋开战。 “圣上,肖大人还说什么了?咱们的边境守军与吐蕃军交过战没有?” 徽宗摇摇头: “没有,蜀中守军本就不足,故此肖永年已下令,边境各州一定要打起精神,坚守不出,不给吐蕃大军以可乘之机。 这次他上奏,就是来向朕求取援兵的。” 说着又叹了口气: “当初在皇叔在川蜀坐镇时,这帮宵小哪有胆子犯上作乱,怎么皇叔一回来,吐蕃人就忍不住了呢?” 蔡攸苦笑着摇摇头,这皇帝老儿还真是天真。 “圣上,您还记得臣曾和您说过的话么,咱们与吐蕃早晚有一战,这是不可避免的。” 入狱那会,这小子便同徽宗说过,吐蕃狼子野心,必定不满于现状,而大宋西南边境本就疏于防守,吐蕃岂能错过这好机会。 大军必定会从薄弱之处攻入西南,继而烧杀抢掠,西南不保。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