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弼毫不客气的揶揄道:“韦将军,我们都是粗人,听不懂你这些上等马下等马的,麻烦你讲明白一点。” 他虽然是讽刺,倒也没说错。韦孝宽还沉浸在自己的思路里面,没有将其变成他人可以理解的措辞。 “简单的说,就是高欢要跑路,但不会跑回邺城。他要在河内郡修整,把我们拉到外线来打!一旦进入河内郡,那么势必粮道会增加不少,到时候高欢军便可以截断我们的粮道。 如果我们不顾河内郡的情况,直接东进攻枋头或者邺城,那么他们则会在我们后方袭扰,甚至突袭洛阳也不一定。 总之到时候我们这边的兵马处处都是破绽,末将也不知道哪个环节会出问题,应该说每个环节都会出问题。” 韦孝宽很是认真的说道。 之前他们可以以逸待劳赢高欢,是因为洛阳这边的粮草可以供给给邙山上的军队,可以保证近在迟尺的河阳关不会断粮。因为粮道极短,高欢军也不存在劫粮的可能性。 但是一旦贺拔岳的人马打到外线了,那么兵力不足的缺陷就会不断放大,粮道的安全性就会进一步凸显。 维护粮道要不要兵马? 屯守北中城和河阳关需不需要兵马? 镇守洛阳需不需要兵马? 哪里都需要人,兵力自然就分散了!若是高欢派精兵四处偷袭,谁顾得过来? 韦孝宽说的虽然只是一种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却不能忽略。 “那依你之见要如何?” 贺拔岳面色平静问道,似乎对韦孝宽的说法不以为然。 “主公,高欢气数未尽,强袭邺城,风险很大,不如徐徐图之。 反过来看,如今夺取洛阳的谋划已经实现,是时候好好经略洛阳了。 我们要把洛阳改造为一个深沟壁垒的要塞,让高欢无法割舍这里,又不能得到。然后让他持续在洛阳放血。 如此一来,十年之后,我们便能从容出兵攻邺城。” 韦孝宽越说越兴奋。 “怎么个深沟壁垒法?” 贺拔岳皱眉头问道。 “洛阳之民迁徙弘农,金墉城内维持朝廷运转的文士转到关中安置。我们一边屯扎洛阳,一边以金墉城为核心,扩建洛阳的防御设施,然后……” 韦孝宽还没说完,就见贺拔岳摆了摆手,示意他不用再多说什么了。 “夺得洛阳,是为迁都做准备的。还于帝都,收拢人心,乃是大势所趋。我们怎能将旧都当做夜壶来用呢?” 【讲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www.yeguoyuedu.com 安卓苹果均可。】 不管韦孝宽所说的,在军事上是不是很奏效,但他在政治上的出发点,就跟自己南辕北辙了!贺拔岳不可能接受他的建议,真的把洛阳建设成为一个壕沟遍地的战场。 既然这个根子都不在了,韦孝宽的建议也就变成了无根浮萍,没有讨论的必要了。 “河北富庶,如果给高欢时间缓过来,下次再对付的时候,就不会像之前那样轻松了。所以你要谋划的是我们如何能最快打到邺城!你刚才说的那些,没有参考的意义。” 贺拔岳断然拒绝道。 韦孝宽暗然,如果只是提个建议,他何苦从金墉城赶来前线呢?不就是因为这些事情在信里面说不清楚嘛。 他与贺拔岳,在如何处置洛阳城的关键问题上,立场完全无法统一。韦孝宽觉得洛阳作为帝都已经废了,得等天下完全统一以后,才能重建后换发生机。 他们这些人立足的地方,依旧是关中,甚至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关中。 贺拔岳“恢复旧都”的主意完全不可取,洛阳应该是一个战场,吸引高欢主力军队的前线战场。 “不过你还是说说,如果我们攻下河阳关与北中城,要如何进军邺城为好。” 贺拔岳可能也觉得自己的语气太严肃了,不由得绕开了刚才的话题。 “主公,没有办法。高欢一定会把战场拉到河内郡,让我们进退两难。若是要攻邺城,则必走枋头一线。不如从黄河南岸绕路,走白马渡。” 韦孝宽微微皱眉说道。 “那位梁国的刘都督可不好打发啊,要不你带兵把他赶回两淮去?” 李弼看韦孝宽满嘴跑火车,忍不住讥讽了他一句。 说得倒是轻巧,你行你上啊! 韦孝宽肯定是不会去的,因为他知道那是自找麻烦。目前无论如何都不能跟刘益守交手,要不然这次就白出关中了! “好了好了,不要再争论了。” 贺拔岳摆了摆手,示意二人都冷静一下。 “李将军今日修整一下,明日准备攻浮桥。韦将军还是回洛阳守城,注意联络一下洛阳城内的世家大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