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人都走了,吴有胜弄了些剩饭,拌着菜汤,喂了两只狗。 “玲儿、燕子,喝完了米酒,把碗筷洗了,爸爸去看一看小鸡仔怎么样了。” “嗯,知道了。” 喝了一碗米酒,玲儿的脸上有些微红,软糯糯的应了声。 吴有胜拿着灯,去了鸡舍,看了看情况,山里的散养的鸡都回鸡舍了,小鸡仔子也没什么问题,就把鸡舍的竹门给关上。 回家后,两姐妹也把碗洗了,三人就坐在院子里,吴有胜拿了几根冰糖葫芦出来,一人一根,慢慢的吃着,说些亲密的话,吴有胜又讲了两个故事,姐妹俩聚精会神的聆听着。 之后,到了时间,三人就去睡觉去了。 。。。 。。。 一夜无话,到了第二天早上,村长和张寿涛等人来了,来找吴有胜要鸡苗的。 “六叔,鸭子的话,我也没捉几对,你要的话,我下次去城里,给你捉几对回来,你看可以吗?” 吴有胜看向六叔,说道。 “行,俺也不急,等几天也可以。”六叔也是很随意的回答道。 “嗯,那就好。” “都说好了,没有其他问题的话,那就跟我去鸡舍,小鸡仔都放在那边。” 说完,吴有胜带着人,去了鸡舍。 拔掉竹门上的插销,吴有胜把装鸡仔的笼子提出来。 村长要九只,六叔和张寿涛就有魄力多了,直接要了十多只。 挑的鸡仔,百分之九十都是要的母鸡,公鸡也就村长、六叔、张寿涛一人要了几只。 母鸡养大了能下蛋,公鸡养大了,只能用来吃肉,不是村民的最佳选择。 “村长,六叔,现在鸡还小,可以喂一些嫩的草叶子,或者菜心,还可以去田里挖蚯蚓,一些虫子也可以当食物。” 吴有胜给大家说了些鸡能吃的食物。 “嗯,俺们知道了。” 这时候,最好的鸡食其实是蚯蚓,田里很多,还可以自己培养,弄些牛粪、或者淤泥,就能弄很多,只要不怕脏,不怕累,成本其实很小。 后来就不太行了,蚯蚓很少,化肥的大量使用,使得田地板结现象越发严重,而且化肥还会杀死一部分的蚯蚓。 再往后,就更加的丧心病狂了,拿那些电蚯蚓的,专门弄大量的蚯蚓来卖。 吴有胜也说了怎么去养蚯蚓,众人听了后,都满意的提着鸡仔子走了。 心里想的是,哪里的田里蚯蚓多,等下就让孩子去弄回来,反正小孩子也没有其他的事情可做,能够帮家里人一些忙,再好不过了。 村民们看见村长等人都弄了鸡回去养,议论纷纷的,不过还是在观望,暂时没有踏出那一步的打算,等过几个月,有了结果再看。 吴有胜送走了村长等人,就把鸡给放出来,让它们自己去山里找吃的,喂了小鸡仔一些吃的,就不管了。 接着,回了家中,烧火做饭。给村长几个抓小鸡,磨蹭了一阵子,再去跑步锻炼的话,就会影响做早饭时间,所以就没有去跑步。 饭做好了后,两姐妹生物钟响了,不用吴有胜喊起床,自己就醒来了,习惯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当一个人长时间的按照固定的模式,进行一系列的动作,时间久了,不用别人提醒,身体就会有记忆功能,自发的唤醒沉睡的身体。 姐妹俩吃完了饭,就上学去了。 留下来的吴有胜洗了碗,接着就扔了些草,扔进池塘里,给鱼喂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