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权力的傲慢-《蜀山悬剑传》
第(2/3)页
牛仙客的事亦复如是。圣上欲将时任朔方节度使的牛仙客调回朝中担任尚书,张九龄极力反对。他认为:依大唐惯例,尚书一职应由卸任的宰相出任,或者由德才兼备的名宿担任。牛仙客一直戍边,从无朝堂经验,突然要职中枢,恐有不妥。
理由虽然充分,但圣上竟不顾风度,在朝堂上直接怒斥张九龄:‘天下之事都由你做主吗?’”
李俅道:“圣人如此憎恶张九龄吗?”
李琮叹道:“这就是圣心最微妙之处。圣上只是不喜欢张九龄的犯颜直谏,但却非常欣赏他才华横溢、品性高洁。张九龄病逝后,圣上常常追思不已。每次拔擢官员,圣上总是会问此人,‘风度如何,得如九龄否?’”
李俅奇道:“若是如此,圣上为何在重大人事任用上总是否决张九龄的意见?”
李琮道:“这就是权力的傲慢。圣上睿智神武,有唐以来,唯有太宗皇帝能与之媲美。无数次成功的经验让圣上在识人用人方面无比的自信,他不可能犯错,也永远不会犯错。
张九龄孤高耿介、宁折不弯,就是一面镜子,让圣上看到他的缺点。这一点恰恰是圣上不能容忍的。张九龄高估了圣上的纳谏雅量,又低估了龙颜的威仪,终于触怒逆鳞,暗淡退场。
而李林甫则正如张九龄预言,工于权谋,口蜜腹剑,将圣上封神,让百官敬仰。
一来一往,两人命运相悖,而国运也随之移星转斗。”
李俅大急:“父王,慎言!”
李琮微微一笑,示意李俅勿忧:“圣上登基以来,所任命的宰相中,姚崇推崇通达,宋璟推崇法治,张嘉贞擅长分权放权,张说擅长文化引领,李元然、杜暹崇尚节俭,韩休、张九龄崇尚正直,各有各的长处。张九龄被罢相后,这十数年来,在李林甫的威逼利诱下,朝堂众臣为保官位俸禄,再无公正直率可言。”
李俅咬牙切齿道:“孩儿也被李林甫这贼子蒙蔽多年。上次父王训诫之后,我当面询问母亲,母亲泣血,我才知当年真实情况。当年我生父被废为庶人,我母亲一族在朝为官者皆被贬斥流放。我父门生故吏,无人敢来问津。剩下我们孤儿寡母,流落京郊。李林甫多次探望我们,嘘寒问暖,接济衣食。我母亲误信于他,讲了很多肺腑之言。没想到,他通过武惠妃禀告圣上,我生父、鄂王、光王和我舅父薛锈被贬为庶人后,心怀怨恨,暗中勾结旧部,意图再次发动兵变,杀死武惠妃和寿王李瑁,谋逆叛乱。圣上勃然大怒,将三王和我舅父赐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