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建成故居-《蜀山悬剑传》
第(3/3)页
白复问道:“按说玄武门应该控制在太祖皇帝手里,秦王如何能有恃无恐地在眼皮子底下反客为主,设伏袭击隐太子和齐王李元吉?又是如何,一举断绝宫城内外联系,从容不迫地部署善后措施?
反观隐太子和齐王,与秦王势同水火。当时夺嫡局面如此凶险,隐太子为何毫无准备,从容不迫从玄武门入宫面圣,招致灭门之祸?”
长孙宴行摇摇头,道:“玄武门之变,惊心动魄、凶险万分。我家先祖也是参与者之一,却从未留下片言只语谈及此事。可见风云变化之莫测,玄武门杀戮之诡谲。
当日成败的关键就在于隐太子的心腹——玄武门守卫中郎将常何突然阵前倒戈。
从后世种种推断来看,常何应是秦王安排在东宫的卧底。明面上常何被东宫笼络,暗地里以新的身份隐藏起来,以便在最关键的时候发出致命一击。
没有中郎将常何的许可,天策府七十多名高手不可能从容不迫地埋伏在北衙这样的咽喉要地。
没有常何出兵相助,这几十号人怎么可能抵挡得住东宫和齐王府两千多人的强攻?
同样,若没有常何假意效忠,隐太子和齐王李元吉也不敢从玄武门贸然进宫,玄武门之变也不可能发生。
此外,常何还偷偷掉包了齐王李元吉的专用弓箭。玄武门前,本欲将秦王除之而后快的李元吉竟然‘再三不彀’,连拉三次都拉不开弓。齐王箭法可与秦王比肩,若不是弓箭被动了手脚,此事怎能发生?
玄武门之变的秘密,恐怕只有秦王和常何才知道。也正因如此,秦王登基后,参与玄武门之变的所有将士都加官晋爵,包括归降的隐太子和齐王李元吉的兵将。
唯独常何,在玄武门之变过去了五年之后,还仅仅是一个中郎将。
太宗皇帝向来有恩必报、赏罚分明。独独不犒赏常何,只因他在玄武门之变的作用太过于敏感。不是没有功劳,而是居功至伟!
有些秘密,注定是要带进棺材里的。常何还算聪明,终生缄默,守口如瓶。最后在右屯卫将军任上终老。也算得以善终。”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