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第一次正式上朝-《大宋皇家发行商》


    第(2/3)页

    前者为公利,后者为私利。赵祯会选择哪一边,真的不好说。历来损公肥私的事情可是不少,王朝末年,起义军都打到城下了,还互相扯皮谩骂的事情,可是不少。

    赵昕不愿意揣摩人性,那就只能够朝最坏的方面打算。换而言之,不要想着借助赵祯的权力。

    内外纷纷扰扰,各种各样的声音都进入了赵昕的耳朵里,有支持的,有反对的,但是绝大多数,都是看笑话的。

    其实,愿意看笑话也挺好,至少是中立的,不需要成为盟友,不要成为敌人就可以了。

    接下来的日子,赵昕出入东华门再也没有向赵祯打过报告,要不然也太麻烦了一些。而赵祯显然也默许此事,反正守门的皇城司没有拦赵昕。

    赵昕立下军令状之后,这件事无疑成为了他的生活工作重心,不容有失。

    一个好消息就是,因为赵昕在赵祯面前的许诺,原本针对此议尚有分歧的太平院诸人,瞬间统一意识,干劲十足,就等着赵昕给他们分发任务。

    一切依照计划行事,赵昕放了太平院所有学子十日长假,让他们回到自己的家乡,向街坊邻居募款,只要存够多少钱,就送一匹布,两个鸡蛋。

    并不是募捐,有些类似于后世银行工作人员吸纳社会存款。说起来,开办银行也在赵昕的计划之中,但是要很后面才行了。

    约定月利五厘,相比较于将钱放在家里,这个选择无疑是更为有利的。

    至于本金收不回来的问题,毕竟是当朝太子募款,哪怕是出现问题,也有天子担保不是,所以,老百姓还是很愿意将钱借给赵昕的。

    在民间募款十万贯这个任务,花了七天时间,在一干太平院学子的帮助下,顺利完成。

    而与此同时,曹皇后在宫中举行的募捐仪式也在同一时间举行,但是并没有如曹皇后承诺的那样顺利筹集十万贯。

    用的是夫家的钱,她们都有疑心,若是数目小,当做对皇家的献金也未尝不可,但是数以万贯,还是太多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