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占大便宜了-《重生1976》
第(2/3)页
这家伙也是绝了。
“少说点废话吧。小睿我跟你说,从目前的情况上来看,钢板厂的问题要比板房厂严重的多,板房厂虽说停工了,工人处在失业状态,政府出于人道主义关怀精神,必须得为工人们的就业所考虑,不能眼睁睁看着劳动人民没有饭吃。但是,话又说回来了,政府就是不管,也无可厚非吧?起码受私企聘用的工人们,一旦失业了,跟政府无关!政府不用为他们的个人行为买单!”
孙同海越说越气愤,面色严峻起来,苦口婆心道:“但是话说回来了,作为政府重点扶植的企业,小睿你的腾飞厂是不是应该为政府排忧解难?为政府的某些决策出谋划策?你这么自私,事事为自己的企业考虑,你干脆别挂靠政府单位了,你看在当前的国情下,会不会治你个投机倒把罪!”
齐睿震惊了,这特么就是拔吊无情的真实写照啊,老孙,你可以,你太可以了,居然拿国家政策威胁我。
齐睿也没办法,老孙说得是实情,在现有政策下,想要有所发展,必须得依靠政府的支持。
想到这里,齐睿妥协了,说道:“这样吧,板房厂欠下的货款,我可以代为偿还,但是区里得给我一点时间,毕竟我接手后,得看一眼厂里还剩下多少钢板,有多少板房没销售出去。另外就是,得给我一段时间整合我现有的销售网络,您二位也知道,经过这次事件,我们跟几家国有厂子直接翻脸了,下一步,我还要追究这些厂子违反合约的事项。事情比较多,你们得给我事件一点点去处理。”
孙同海当即表示可以,不会逼着齐睿在短时间内把事情办完。
沈建军忧心忡忡,等孙同海说完,又跟齐睿介绍起钢板一厂的情况。
齐睿对钢板一厂是很感兴趣的,毕竟,塑钢板的问题解决不了,对于板房的生产就是制约。
“沈区长,我倒是有个提议,如果引进外资,对钢板一厂进行改制,形成社会主义合资企业,您觉得如何?”
闻言,沈建军立马愣住了,继而心跳加速,忙问道:“你说的引入外资,指的是什么?”
“说白了,就是引入外来资本,对濒临破产的国有企业进行改制,由外资注资,咱新组建的企业里面占据一定份额的股份,利用外国的渠道和人脉,帮助企业进入到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来。”齐睿尽量用最平实的语言去描述合资企业的好处。
沈建军闻言又是一愣,但认真思考了下齐睿的话后,觉得十分有道理,这个年头,干部们对资本第一是不了解,第二是很排斥,觉得外来资金介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非常不纯粹,有腐蚀社会主义新中国倒退的意思。
说白了,就叫做反攻倒算。
是非常难以接受的事情。
好在沈建军的思想并不腐朽,听明白齐睿的意思后,审慎思考,觉得大有可为,头碰头跟孙同海商量了片刻,问道:“小齐,你在国外有关系吗?”
孙同海也看过来,对齐睿的提议非常不解。
齐睿说道:“不能称之为关系吧,就是我们家现在住得这院子,原主人是个老晋商,运动会开始前,老家很有自知之明,把几个孩子送到美利坚去了,京城就留下一老妪。去年的时候,孩子们担心老太太一个人在京城没有依靠,就提议把她接到洛杉矶去。老太太把唯一一套宅子卖给了我。老太太的儿子回来接她时,我跟她儿子见了一面,聊了聊,挺投缘的,继而留了各自的联络方式。不瞒两位领导,钢板厂的事情发生后,我已经预料到钢板厂怕是难以为继了,继续生产经营下去,只会给政府带来更多的债务和危机,就想着,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解决钢板厂切实存在的困难,让政府的投资不至于打了水漂呢?”
说到这里,齐睿停住了,目光灼灼望住两位领导。
孙同海说道:“你继续说。”
齐睿继而说道:“思来想去,从当前的大形势来说,只能引进外资,让外来资本协助我们濒临破产的国有企业进行改造,利用外来资本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一举打开国际市场,从而让我们制造的产品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两位领导寻思半天,均点头不已,虽说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是中国足球的一种说法,但是对于中国制造来说,同样适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