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就拿他现在这件瓷器来讲,如果是景德镇元青花的话,价值能够突破五百万,但若只是一般的元青花,也就是百万出头。 “亏我一直以来,都为自己有一件景德镇元青花的藏品自豪,原来竟然是件普通的元青花!” 赵老颓废的声音中,秦天安慰道,“赵爷爷,您也不必太灰心,这东西虽然不会景德镇元青花,但是其价值,并不比真正的景德镇元青花低,甚至是遇上喜欢的,还能卖出个比景德镇元青花更高的价格。” 这一句话落下,所有人都被整懵了。 景德镇元青花,是所有元青花中价格最高的,这点是公认。 他们都是圈子里有名的藏友,见多识广,却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普通元青花有比景德镇元青花,还要昂贵的。 这根本不符合常理。 “小天,这件元青花,有故事?”老爷子问道。 秦天点点头,“爷爷,这不是普通的元青花,而是清末时期,定州一家名为文盛斋的民间作坊,所仿制的元青花。” “因为景德镇元青花的胚胎为青白釉,若是愿意,只去取一点底部的釉色,就能够鉴别出是否为真正的景德镇瓷器,所以文盛斋在仿制的时候,并没有仿制景德镇元青花,而只是仿制了元青花。” “为了仿制的元青花,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又不会因为产量过多,而影响价值,所以文盛斋在仿制的时候,只仿制了刚好一百件。” “真正的元青花,流传下来,要有大几百件,但是仿制品却只有一百件整,再加上又有文盛斋这个招牌,所以文盛斋仿制的元青花,其价值已经与景德镇元青花相当。” “甚至是,就像我刚才说的一样,遇上喜欢的,比真正的景德镇元青花,还要值钱。” 秦天这一番话落下,众人这才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 文盛斋,他们当然听说过,只是眼力不够,没办法看出,这是文盛斋的东西。 “小天,你不是说,文盛斋仿的元青花,已经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那你是如何判断出来的?” “看色料,元代的青花色料,摸上去触感比较厚重一点,但是到了清朝的青花色料,因为厚重工艺的失传,就变成了轻薄感。” 秦天解释完了之后,开始有不少藏友,纷纷让秦天掌眼。 这两个字,已经是一种恭称了。 “小天,吴爷爷这件东西,你也帮忙瞧瞧。” “小天,冯爷爷这件东西,你也帮忙过过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