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自己烧自己-《我在现代与初唐之间反复横跳》


    第(3/3)页

    李二大致清楚了,上前,耐心观摩,耐心等待。

    等到料都出完,上料口打开,便上前通过加料口,看内部结果。

    这个是真没什么好看的,就一密封空间,内圈耐火泥。

    陈远笑道:“炉子秦兄倒是不必太在意,说白了,我这是要的少,闹着玩,想要多的话,个人建议,弄成夹壁式的。”

    “夹壁式的?”

    “嗯,就是两堵墙,从顶部往墙体中间加入选好的石炭,然后在墙两边烧。

    这样可以通过把墙体加高加长,来获得足够大的空间,点火升温也相对容易。

    反过来,若是弄成我这样的,要想做很大,几乎不可能,一来没办法燃火,二来要想炼透,料层不能太高。”

    其实就是现代炼焦行业采用的设计。

    这份设计,哪怕不借助工业时代的力量,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李二脑子里构思了一会,点头:“好主意,若想大量获得,的确是这种夹壁式的更可靠。”

    话虽如此,却还是一直看到加料完成,再次开烧,才意犹未尽,跟着前往铁匠铺。

    持续了一个早上,此时铁匠铺的锻打声,依然是那样的美妙而富有节奏,盖因这年头,遇上一块好料太难了。

    很多职业铸剑师,终其一生,也未必能遇上一块好料。

    陈远也没过多打搅,简单打过招呼,便来到炼铁炉前。

    经过近一天一夜的高温煅烧,此时,这座小高炉已经好了,不论内壁,还是炉顶盖子,都形成了坚固的耐火层。

    而颅外,配套的模具,铸压工具,也都差不多了。

    模具暂时是两套,皆是以花岗岩岩体挖空打磨而成,区别在于,一个是用来铸造锻打炒锅用的铁板,一个是一次成型,直接铸锅。

    也因此,对应的铸压工具有两种,一个是圆形磨盘,一个球面石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