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中秋将至-《我在现代与初唐之间反复横跳》


    第(2/3)页

    关陇以兵权起家,别看现在日子花团锦簇,如烈火烹油,实际上底蕴是不如山东江南的。

    这一点他们也清楚,所以他们需要夯实底蕴。

    此外,这新官学,自然科学,到底多厉害,位于中枢的他们可比在外的势力了解多了。

    如此拥抱新官学本身就是首选。

    更重要的是,如果他们不拥抱,那些远离中枢的势力就抱了。

    这就是大势。

    大势不可挡。

    时代大潮之下,不进则退,很多时候是没有选择的,因为你不上,别人就上了。

    也正因为这种必然,他才敢于直接将新官学置顶,并在一番博弈后顺利得到通过。

    好处是很显然的。

    如果说造纸术和印刷术提升了科举制度进程,大幅度加快了寒门士子步入朝堂的脚步,那么新官学的确立置顶,将会使得官场生态更加多元化。

    尽管当下来说,关陇近水楼台先得月,切了新官学最大一块蛋糕,可终究台面上的人和势力越来越多了。

    关陇贵族对朝堂秩序的垄断,也将迅速被打破。

    可郑家把女儿搬出来,翻旧账,他是真没想到。

    最近他的心情很好,一方面老婆产期临近,他的小公主要来了。

    名字都想好了,就按当初说的,李明达,封号衡山,小名小兕子。

    希望她能好好活着,连她那本该来,却注定不会再来的妹妹那一份一起。

    一方面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今年注定是个丰收年,又正逢中秋佳节。

    也因此,欢欣之余,他也很忙。

    忙着给朝中官员和后宫嫔妃准备节礼,忙着田间地头以身作则到处作秀。

    还要去炼铁厂,水泥厂,造纸厂,修路筑桥各大施工地点慰问。

    另一边,陈远也挺忙的。

    水电站确定没问题,李二等人走后,他便着手开始完善整个供电系统。

    这事不难,但是耗时间。

    光把电从水库接到村里,跟家里学校和超市的电器照明器具连上,就花了一天。

    接着又开始弄供热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