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优秀人格的培养-《人性的弱点精编版》


    第(2/3)页

    现在我们看看,这封信是否能加以改善而重写,我们不需要浪费时间谈我们的问题,就像亨利福特曾经说过的让我们“站到对方的立场,由对方的观点来看事物,正同由我们的观点一样。”

    这里是一种修改的方法,也许不是最好,但是不是能改善一些呢?

    亲爱的夫姆雷先生:

    十四年来,贵公司一直是我们欢迎的好主顾。当然,对你们的照顾,我们表示非常感激,并且极愿意提供你们更迅速有效的服务。可是,我们感到非常抱歉的需要谈到一件事,那是当贵公司的卡车,像11月10日那种情形,在傍晚时候才交下大批货物,这种服务就不可能了!

    那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很多其他的客户,也在傍晚时候交货,自然就会发生停滞的现象。至于贵公司运货卡车,有时还难免在码头受阻,而使你们货运延迟下来。

    这情形不好,非常不好,可是又如何避免呢?那就是如果可能的话,请贵公司在上午时间,把货物交送到码头。这办法可使贵公司运货卡车迅速地离开;你们交运的货物,我们可以立即处理,而敝处的员工,每晚可以提早回家,品尝贵公司出品的鲜美面食。

    看过这封信后,请勿介意,并非敝处向贵公司建议改善业务方针,这封信的目的,是使敝处对贵公司有更有效的服务。

    贵公司货物无论何时到达,我们仍愿竭力迅速地替你们服务。

    你处理业务很忙。请不必费神赐复!

    某某谨启

    今天有成千上万的推销员,疲倦,沮丧,酬劳不足,徘徊在路上!那是什么原因?由于他们永远只替他们所需要的打算着想,而没有注意到,他们所推销的是不是别人所需要的东西。

    如果我们要买我们需要的东西,会自己出去买,原因是我们所注意的,是如何解决自己的问题。假如有个推销员,他的服务和货物确实能够帮助我们解决一个问题,他不必喋喋不休地向我们推销,我们也会买他的东西。顾客喜欢觉得是自己主动买的,而不是由于推销才买的。

    但有很多人,费去一生的光阴在做销售工作,却不站在买主的立场论事。

    下面有这样一个例子。

    我住在纽约中心的林邱住宅区。有一天,我正向车站走去的时候,碰巧遇到一个经营房地产的代理人,他在长岛一带买卖房地产已有很多年了。他对我住的那个林邱住宅区很熟悉,所以我问他,我住的那种房子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他回答我不知道,却说了些我所知道的关于我所问他的问题,他说可以去问我那住宅区的询问机构。

    第二天早晨,我接到他一封信他要是把我想知道的事告诉我?并不需要写信,花60秒种时间,挂个电话给我就行了。但他没有这样做,还是叫我去问那个询问机构,最后却是要我让他办理我的保险业务。

    他并没有注意到如何帮助我,他只是注意帮助他自己。

    我该给他两本欧文杨著名的册子,那是“去赐予”和“幸运的分享”。他如果看了那两本书,而又能履行书中的哲学,相信他的收获,有成倍办理我保险的收益收入。

    那些专业的人们,往往也犯有这种同样的错误。那是数年前的事,我去费城一位著名的喉鼻医生的诊疗室。这位医生还没有诊看我喉间扁桃腺前,问我职业是什么。他不去注意我扁桃腺的大小,而注意我钱袋的人小。他所关心的,不是帮助我替我解决问题,最使他关心的,足能从我钱袋里得到多少钱。结果,他什么也没有得到我轻视他人格的欠缺,放弃请他诊治的打算,走出了他的诊疗室。

    世界上就充满了这些人掳取自私。可是那些不自私的,服务他人的人,却相反的获得了更大的利益。欧文杨曾经这样说过:“一个人能置身于他人境地,能了解他人意念活动,他不必考虑到将来的前途如何。”

    如果看这本书,你只获得到一种方法你会永远站在别人立场去打算设想,并由对方的观点,去观察事物的趋向。如果你真获得了这本书上的这种方法,那就是你一生事业转变的关键。

    许多人受过大学教育,研钻深奥的学问,可是,他们从未认识到,自己的心是如何起作用的。有一次,我替一些大学毕业,在一家冷气装置公司工作的年轻职员,举行一次“有效力的演讲术”的课程,我找出一项资料,做了个比喻:

    有个人要劝别人打篮球,他的话是这样说的:“我要你们去打篮球,我喜欢篮球。可是前几次去体育馆,由于人数不足,不能分队对垒。那天晚上我们两三人只好作掷球游戏,不小心,我的眼睛给打紫了,不过希望明晚你们来,我要打篮球。”

    他可曾说,你需要些什么?他要是不去,那谁也不要去体育馆,是不是?他不管你要什么,只愿别把眼睛打紫了。

    他能告诉你,去体育馆你能得到你所要的吗?当然可以。激发精神加强食欲清晰头脑消遣游戏。

    研究会训练班中有一位学生,忧虑他的孩子。原因是孩子体重很轻,不肯乖乖地吃东西。孩子的父母通常是这样责骂他:母亲要他吃这个那个!父亲要他快快长大成人!

    这孩子会注意到这些话吗?他不会注意这些,也就像你不会去注意那跟你漠不相关的一次盛宴一样。

    一个没有一点常识的父亲,会希望一个三岁的孩子,能对三十岁父亲的见解有所反应。可是那个父亲最后觉察出来,那是不合情理的。所以他对自己说:“那孩子需要的是什么?我如何将我所需要的和他所需要的连接起来?”

    他开始想到这点时,问题就容易解决了。他孩子有一辆三轮脚踏车,那孩子喜欢在屋前人行道上骑着这辆三轮车玩。间隔他们儿家的一个邻居家里,有个“很坏”的大孩子,他常把那小孩子推下三轮车,自己骑上。

    那小孩哭着跑回来,告诉自己母亲,他母亲出来,就把那“很坏”的大孩子推下三轮车,再让自己孩子坐上车子,像这样的情形,几乎每天都发生。

    这小孩所需要的是什么?这问题不需要做深奥的探索。他的自尊,他的愤怒,他求得自重感的欲望,这都是他本性中最强烈的情绪驱使他想报复痛击这“很坏”的大孩子的鼻子!

    如果他父亲这样地告诉他,只要吃母亲要他吃的东西,他就会快快长大,将来可以把这个“很坏”的大孩子一拳打倒。当他父亲这样说了之后,饮食就已不再是问题了!现在这孩子什么都爱吃了,菠菜白菜咸鱼和任何其他食物。他希望自己快快长大,去打那个一再欺侮他的“暴徒”。

    当这问题解决后,又有另外一个问题困扰了这位父亲这小男孩有“遗尿”湿床的坏习惯。

    小男孩跟他祖母睡在一起,祖母早晨醒来,摸摸床单,向小男孩说:“你看,强尼,昨夜你又干了些什么?”

    强尼总是这样回答:“不,没有,我没有湿床,那是你湿的。”

    家里父母亲打他,骂他,羞他。他母亲无数次地告诉他,要他别那样,可是强尼没有改变他这个湿床的坏习惯。所以强尼的父母自问:“如何能让强尼这孩子改正遗尿湿床的坏习惯呢?”

    强尼他所要的是什么?第一,他要穿像父亲一样的睡衣,而不愿意穿像祖母那样的睡袍。祖母已受够了他夜晚的捣扰,使她每夜不能舒服地入睡,所以强尼如果改去他那种坏习惯,她乐意替他买套睡衣。第二,他要一张属于他自己的床祖母对这件事也不反对。

    母亲带了强尼去一家百货公司,以目示意柜台女售货员说:“这位小绅士要买些东西!”

    女售货员使他感到自重地问:“年轻人,你要买些什么?”

    强尼提起脚跟,站高了些说:“我要替我自己买张床。”

    当强尼看到了母亲喜欢他买的床时,强尼母亲向女售货员又使了眼色,女售货员就向强尼说出这张床如何可爱和实用,这张床就买了下来。

    床送到的当天晚上,父亲回家的时候,强尼奔到门口,大声地叫着说:“爸,爸快上楼来看,我自己买的床!”

    父亲看到那张床,他问儿子:“强尼,你不会再弄湿这张床了,是不是?”

    “噢,不,不,”强尼连连摇头说:“我不会再弄湿这张床的。”由于他自尊心的关系,这孩子遵守了自己的诺言强尼再也不“遗尿”弄湿床了。因为那是他的床他自己买的。现在强尼穿起睡衣,就像个小“大人”一样,他要做个“大人”,他做到了。

    另外有个父亲,叫特许门,是一位电话工程师,也是我训练班里的学员。他所遭遇到的困扰,是他三岁的女儿不肯吃早餐。经常对这小女孩的责骂,请求,或是哄骗,都无法收到效果。

    这女孩喜欢模仿她的母亲,似乎觉得自己已长大了。所以有一天早晨,他们把她放在一张椅上,让她做早餐这种的情形,正是这小女孩心理上的需要。当她正在做早餐,父亲走进厨房来。小女孩看到进来,就说:“嗨,爸爸,你看我在做早餐呢!”

    就在那天早晨,小女孩没有任何人的哄骗诱劝,乖乖地吃了两大碗。由于她对这件事感兴趣,满足了她的自重感。做早餐的时候,她找到表现自己的机会。

    威立姆温德有一次说过:“表现自己,那是人性中最主要的需要。”可是,为什么在我们事业上,不用这种同样的心理学呢?

    赞许有无穷的力量

    成功金言:

    要经常称赞别人激励别人,让他们知道自己这股潜在的能力,所蕴藏的神奇效力。

    我很早就认识巴洛,他对狗马的性情很了解,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用在马戏团上。我喜欢看他训练新狗演节目。我还注意到,哪个狗动作上稍有进步时,巴洛会拍拍它,称赞它,还给它肉吃。

    当然这不是什么新鲜事,训练动物的人,几个世纪以来,都会运用这样的技巧。

    我很奇怪,当我们想改变一个人的意志时,为什么不用训练狗那样的技巧呢?我们为什么不用肉来替代皮鞭呢?也就是说,为什么不用称赞来替代责备呢?即使只有微小的进步,我们也要称赞,这样可以鼓励他人继续进步。

    洛斯狱长发觉,即使对辛辛监狱里的凶狠犯人,赞赏最微小的进步也是很有效的。我写这本书的时候,接到洛斯狱长的一封信,他信上这样说:“我发现对于犯人们的勤劳,如果加以适度的夸奖,要比严厉的惩罚责备他们的过失,更能得到他们的合作,更能促进他们恢复人格。”

    我从来没有在辛辛监狱坐过牢至少目前还没有。我回想在过去的生活中,有很多次因为几句赞美的话,而大大改变了我整个未来。你这一生中,是否也有过同样的情形?历史上有关称赞给人神奇力量的例证,真是不胜枚举。

    有这样一个例子:五十年前,有个十岁的孩子,在那波尔斯一家工厂里做工,那孩子从小就怀着一个理想,希望将来成为一个歌唱家。但是,他的第一位老师就了给他一个打击。那位老师说:“你不能唱歌,我的嗓子很坏,所发出来的声音再难听的就没有了。”

    可是,那孩子的母亲,一个贫苦的农家妇女,她搂着自己的孩子,称赞他她告诉自己的儿子,说他能唱歌,她已经看到他在进步了。母亲光着脚做工,为的是省下钱来给儿子付音乐班的学费。那位农家母亲,鼓励自己的儿子,称赞自己的儿子,终于改变了这孩子的一生。你也许曾听过这孩子的名字,他就是当代杰出歌王卡罗沙。

    许多年前,伦敦也有个年轻人,他渴望自己成为一位作家。可是他所有的遭遇都事与愿违,处处都好像跟他作对似的他所受到的学校教育,不到四年,他父亲因为还不起债而入狱,这些使这个年轻人饱尝饥饿的滋味。最后,他找到一份工作他的工作是在一间老鼠满地跑的货仓里,粘贴墨水瓶上的标签。

    夜晚,他与另外两个来自伦敦贫民窟的肮脏顽童,住在楼顶的一小间暗房里。尽管这样,他仍坚持学习写作,但当他第一篇稿子完成时,生怕会被人家讥笑,只得在夜间,悄悄地把稿子投入邮箱里。他接连地写稿投稿,但他所寄出的那些稿子都接连地被退了回来。

    可是,伟大的一天来了,他的一篇稿子被录用了。虽然他连一先令的稿费也没得到。但录用他那篇稿子的编辑赞许他的作品,这年轻人高兴得流着泪手舞足蹈地走在街上。

    由于一篇稿子被刊登,他得到了称赞和承认,这改变了他的终生事业。若不是那次鼓励,这个年轻人可能一辈子还在那满是老鼠的货仓里工作。那年轻人的名字,或许你知道,他就是英国大文学家狄更斯。

    还有一件发生在五十年前的事,有一个年轻人在一家店铺里工作,他每天早晨五点钟就要起来打扫店铺,一天做十四小时的苦工。这样经过了两年,年轻人实在忍受不下去了。一天早晨,等不及吃早餐,他一口气走了十五里路,去找他那替人做管家的母亲商谈。

    他像是疯了似的向他母亲哭着哀求,他赌咒再也不回那家店铺工作了;如果让他继续再留在那家店中,他就要自杀。他写了一封很长而悲惨的信,给他的老校长,说他的心已破碎,不想再活下去了他的老校长给了他一些赞美,说他是个聪明的年轻人,应该找一份更适合他去做的工作,然后给他一个教员的职位。

    这个赞许,改变了那年轻人的将来,并在英国文学史上,留下一个使人无法磨灭的印象。因为那年轻人从此以后,完成了七十七部书,用他的笔,赚进了100多万元或许你知道他是谁了,他就是英国史学家韦尔斯。

    1922年,加利福尼亚也有个年轻人,他连照顾妻子的生活都感到非常困难。星期天,他去教会唱诗班卖唱,偶尔在人家婚礼中,替人家唱歌,可以赚进五块钱。他的生活贫困极了,没有能力住在城里,所以他在乡下一座葡萄园里租一间破旧的房子,每月租金只有十二元五角。

    虽然他住的房子租金非常便宜,可他还是无法负担。这使他拖欠了人家十个月的租金。他在环境逼迫之下,替房东摘葡萄以偿还租金。他后来告诉我,那时,他在不得已的情形下,穷得没有东西吃时,就拿葡萄来填饱肚子。

    失望之余,他几乎想放弃歌唱这份爱好,去推销载重汽车谋生。就在这时,他的朋友休士称赞了他。休士对他说:“你的嗓音颇有发展的可能,你该去纽约学唱才是。”

    那年轻人最近对我说,就是那一点称赞,那轻微的鼓励,成了他事业上的转折点。于是他向朋友借了2500元,去东部学唱。你或许也听过他的名字,他是一位有名的歌唱家,叫铁贝得。

    现在你该知道如何改变一个人的意志。假如我们激励我们所接触的人,让他们知道自己潜藏着的财富,那我们所做的不只是改变他们的意志,而是改变了他们一生的命运!

    这话过分吗?现在我们看看一位已故的哈佛大学著名教授,他是美国最负声誉的心理学家兼哲学家威廉贾姆士。他给我们留下这样的名言:

    “若与我们应当成就的事业相比,我们不过是半醒着,我们现在只利用到我们身心资源的一小部分。也可以这样说,每一个人,就这样地生活着,远在他应有的极限之内。他有各种的力量,可是却惯于不会利用。”

    是的,就如前面所说的,我们具有各种潜在的能力,可是却惯于不会利用。这潜在的能力,其中一项,就是称赞别人激励别人,让他们知道自己这股潜在的能力,所蕴藏的神奇效力。

    旁敲侧击胜过当头一棒

    成功金言:

    我们要劝阻一件事,永远躲开正面的批评这是必须要记住的。如果必须进行批评时,我们不妨采取旁敲侧击地去暗示对方。

    对人正面的批评,会毁损了他的自尊,剥夺了他的自尊。如果你旁敲侧击,对方知道你用心良善,他不但接受,而且还会感激你。

    那是一天中午的时候,斯华伯偶然到了他的一家钢铁厂,看到几个工人在吸烟,而在那些工人头顶墙上,正悬着一面“禁止吸烟”的牌子。

    斯华伯是不是指着那面牌子,向那些工人说:“你们是不是不识字?”不,没有,斯华伯绝不会这样做。

    他走到那些工人面前,拿出烟盒,给他们每人一只雪茄,并且说道:“嗨,弟兄们,别谢我给你们雪茄,如果你能到外面吸烟,我就更高兴了。”

    那些工人们已知道自己犯了错误可是他们钦佩斯华伯,他不但丝毫没有责备他们,而且还给他们每人一只雪茄当礼物,使工人们觉得高贵。像这样的人,你能不喜欢他吗?

    范纳梅克是费城一家很大的百货公司的老板,他也经常运用这样的方法。范纳梅克每天都去他的百货公司视察。

    有一次,他看到一位女客人站在柜台外面等着买东西,可是却没有人去招呼她。

    哦,售货员呢?

    他们都聚到柜台远处一角,在谈着笑着。

    范纳梅克一声不响,悄悄走去柜台里面亲自去招呼那位女顾客。然后他把成交的货物交给售货员去包装,而他自己没说什么就离开了。

    1887年3月9日,最善于布道的布道家皮却牧师去世了。

    下一个星期日,爱保德牧师被邀登坛讲道。他决心尽其所能,使这次讲道能超过他的前任皮却,所以他事前写了一篇讲道的稿子,准备到时应用。他一再修改润色,才把那篇稿子完成,然后,读给他太太听。可是这篇讲道的演讲稿并不理想,就像普通演讲稿一样。

    如果他太太没有足够的修养和见解,一定会向他这样说:“爱保德,这篇演讲稿糟透了,绝对不会受到欢迎如果你这样讲的话,听的人一定会睡去,它读起来就像百科全书一样。你讲道这么多年,应当很明白。”

    她当然可以向她丈夫这样说!如果她这样说,后果又会如何呢?

    那位爱保德太太,相信她知道后果,所以她巧妙地暗示她丈夫,如果把这篇讲道演讲稿拿到《北美评论》去发表,确实是一篇极好的文章。

    也就是说,她一面赞美丈夫的杰作,同时却又向丈夫巧妙地暗示,他这篇演讲稿,并不适合讲道时用。爱保德听出了他妻子的暗示,就把他那篇绞尽脑汁所完成的演讲稿撕碎。他什么也不准备,就去讲道了。

    我们要劝阻一件事,永远要躲开正面的批评,这是必须要记住的。如果有必要进行批评的话,我们不妨采取旁敲侧击地去暗示对方。若对人进行正面的批评,那会毁损了他的自尊,剥夺了他的自尊。如果你旁敲侧击,对方知道你用心良善,他不但接受,而且还会感激你。

    用鼓励帮别人弥补弱点

    成功金言:

    让人相信,克服自己的弱点并不困难,只要树立信心,终能发挥潜能,变弱项为强项。

    我有一个尚未结婚的朋友,已经40岁了,他在不久前才订婚,他的未婚妻劝他学跳舞。这对他来说,或许有点太困难了。他告诉我他学跳舞情形的时候,说:

    “天晓得,我需要学跳舞!我现在跳起来,还是像20年前开始学跳舞的时候一样。我所请的第一位老师,说的或许是真话。因为她告诉我说,我的舞步完全不对,必须从头再学起,但那时我很灰心,我无心再继续学了,所以我辞掉她。

    “第二个老师,说的也许不是实在话,可是我听了很高兴。她冷漠地说,我跳的舞步有点旧式,可是基本步子是对的,她说我不难学会几种流行的新舞步。

    “第一个老师,打消了我的兴趣,第二个老师恰好相反,她不断地称赞我,很自然地减少了我舞步上的错误。她肯定地对我说:‘你有一种天生的韵律感,你该是一位天才的舞蹈家。’可是我自己知道,我只是一位第四流的舞蹈者。但在我的内心里,却希望她所说的也许是真的。是的,或许是我付了学费,才使她说那些话的。但无论如何,我现在所跳的舞步,要比她还没有说我有一种‘很自然的韵律感’那句话前,感觉好多了。我感谢她,她那句话鼓励了我,给了我希望,使我自己愿意改进。”

    告诉一个孩子一个丈夫或是一个员工,说他犯了个愚蠢的错误,这种行为是非常粗暴且不近人情的。你的这种行为破坏了对方想要进取的心情。可是,如果你运用本章的技巧,就会产生相反的结果。多给人们一些鼓励,让他们鼓起勇气,这对你也是有益无害的。因为只要你让对方知道,你相信他拥有无限的潜力,那么他就会付出最大的努力,拼命去争取胜利。

    这也正是汤姆士所用的方法。汤姆士是一位伟大的人类关系学的艺术家。他会成全你,给你信心,他用勇气和信任来鼓励你。现在,让我讲一个关于他的故事吧。

    不久前的一个周末,我与汤姆士夫妇共同度过。星期六晚上,他们约我一起玩桥牌。“桥牌”!我对这个简直是一窍不通。这游戏,对我来说就像一个极神秘的谜。“不,不,我不会!”我不得不这样说。

    汤姆士说:“卡耐基,这并不需要什么技巧。在玩桥牌时,只要用点记忆力并适时加以判断就行了,此外就谈不上任何的技巧了。你曾写过一章关于记忆方面的文章,所以,桥牌对你来说,应该是一项极易学会的游戏。”

    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坐在桥牌桌上,那是由于汤姆士说我有玩桥牌游戏的天赋,他使我感觉到这种游戏其实并不难。

    谈到“桥牌”游戏,我又想起杰克逊来。凡是玩桥牌的人,没有人不知道杰克逊这个名字的。他有关桥牌的论著,已经译成12种语言,发行量不低于100万册。可是,他曾经这样跟我讲过:若不是有一个年轻少妇告诉他,说他有玩桥牌的天赋,他一定不会以玩桥牌为职业。

    1922年,当杰克逊首次来到美国时,他打算找一个教授哲学或是社会学的职业,可是等了很久,也没有结果。后来,他替人家推销煤,结果失败了。最后,他替人家推销咖啡,也一无所获。

    当时,他从未想到去教人怎么玩桥牌游戏。实际上,他不但是个不精于玩牌的人,而且还很固执。他常有满肚子的问题等着别人来解答,因此谁也不愿意跟他一起玩牌。

    后来他遇到一位美丽的桥牌老师狄仑女士,他们一见钟情,不久就结婚了。婚后,两人一起玩牌时,狄仑注意到她的丈夫总是细心分析自己手里的牌。于是,狄仑告诉杰克逊说:“你有玩桥牌的天赋,你能玩得更好。”后来,杰克逊告诉我,正是因为这一句的鼓励,他才成为了职业桥牌专家。

    所以,如果你要改变他人的意志,又不想触犯他们,或是引起他们的反感,那么,选择鼓励的方式是行之有效的。

    用同情拉近心灵的距离

    成功金言:

    同情在中和酸性的狂暴感情上,有很大的化学价值。明天你所遇见的人中,有四分之三都渴望得到同情。给他们同情吧!他们将会爱你。

    用友善交换屈辱

    你是否愿意得到一个奇妙的忠告,一个可以停止争辩消除怨恨制造好感引起人们注意的忠告?

    是的,确实有这样一句话,让我告诉你吧。你可以这样对别人说:“我不会就已发生的一切来责怪你。如果我是你的话,我也有同样的感觉。”

    面对这样一句简单的话,世界上最狡猾最固执的人也会软化下来。可是,要记住,这句话的基础是建立在真挚的态度基础之上的。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想一想,你就可以认识到这句话的威力了。让我举卡邦的例子来说明吧。

    卡邦是一名匪首,假如你所遗传的身体性情思想与卡邦完全相同,而你也处于他的环境,拥有他的生活经历,那你必定会成为与他一样的人。因为这些便是使他沦为盗匪的原因。

    你每天所遇到的人,他们之中的四分之三都如饥似渴地需要别人的同情。如果你给予了他们同情,他们就会喜欢你。

    有一次,我在做播音演讲时,讲到了《小妇人》的作者亚尔可德女士。当然,我知道她是在“麻赛其赛斯的康考特”地区成长,并在那里创造出了她的不朽名作。但在演讲时,我一不小心,说自己曾拜访过她。如果我只说错了一次,也许还可以原谅,可是我接连地说了两次。

    随后,我收到了许多的信函电报。人们纷纷质问我指责我,有的几乎是侮辱,就像一群野蜂似的围绕在我的头上。其中有位老太太,她就出生在麻赛其赛斯的康考特,这位现居费城的夫人,对我发泄了她炽烈的怒火。我看到她那封信时,对自己说:“感谢上帝,幸亏我没有娶那样的女人。”

    我本打算写信告诉她,虽然我弄错了地名,可是她更糟糕,她连一点礼节常识也不懂。当然,这是我能说出的最不客气的批判了。我本还打算在信的末尾告诉她,我对她的印象,有多么恶劣。

    可是,我并没有那样做,我尽量约束自己,克制自己。我知道只有愚蠢的人,才会那样做。我不想同愚蠢的人一般见识,所以我决定要把她的仇视变成友善,我对自己说:“如果我是她的话,可能也会有同样的感觉。”因此,我决定对她表示同情。后来我去费城的时候,打了个电话给这位老太太,当时的谈话内容,大概是这样的:“夫人,几个星期前,你写了一封信给我,我是特地就此事致电的!”电话里随即传出她柔和流利的声音,她问道:“您是哪一位,很抱歉,我听不出您的声音来。”我回答说:“对您来讲,我是一个您不认识的陌生人。我叫戴尔卡耐基。在数星期前,您在听过我电台广播后,指出我那桩无法被宽恕的错误把《小妇人》的作者亚尔可德女土的生长地点弄错,那是愚蠢的人才会弄错的事。我要为此事向您道歉。而您为了我,花费了很多时间,写信指正我的错误,我要对您表示感谢。”

    她在电话里说:“我很抱歉,卡耐基先生,我在信里粗鲁地向您发脾气,要请您包涵原谅才是。”

    我坚持说:“不,不,不该由您来道歉,该道歉的是我。即使是个小学生,也不会弄出像我那样的错误来。关于那个错误,我在广播中,已经把它纠正过来了。现在我亲自向您道歉。”

    她说:“我生长在麻赛其赛斯的康考特。200年来,我的家庭在那里一直享有声望,我以我的家乡为荣。当我听您说亚尔可德女士的出生地时,实在使我难过。可是那封信也使我感到愧歉不安。”

    我在电话里说:“我愿意坦诚地告诉您,您的难过不及我的十分之一。我的错误,对于您的出生地,并没有实际上的损失。可是这个错误却对我自己造成了伤害。像您这样一位有身份地位的人,是难得给电台播音员写信的。如果您以后在我的演讲中,再发现有错误时,我希望您再写信给我。”

    最后,她在电话里说:“您这种愿意接受人家批评的态度,会使人们愿意接近您喜欢您。我相信您是一个很好的人,我很愿意认识您,做您的朋友。”

    从这个电话的内容看来,当我理解了她的看法,对她表示同情和道歉时,我也同样得到了她的同情和道歉。我对自己能控制得住激动的情绪,感到很满意;以友善交换了对方所给的侮辱,这一点也使我自豪。她最终喜欢我,愿意做我的朋友,这让我得到了更多的快乐。

    塔夫特总统的回信

    凡位居白宫的要人,差不多都会遭遇到人际交往问题的困扰。塔夫特总统也不例外。他从多年的人际交往经验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同情是消解厌恶感最有效的药物。在他所著的《伦理的服务》一书中,塔夫特举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他讲到自己是如何使一个失望而恼怒的母亲,平息心中的怒火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