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八章:等米下锅-《从塌房偶像到文娱巨星》


    第(3/3)页

    这里从丁炙押宝在《调音师》和《药神》上就看得出来了。

    “这个是自然不可能的,他们也不傻,花钱请我们这个大爷。”

    “但是我跟陈科还有欧阳东华他们提出了一个想法。”

    “什么想法?”

    “边拍边播。”

    “边拍边播??”

    梁琼眉头高高挑,显得非常惊讶。

    说实话,这一模式并不是丁炙首创,如今在日韩区的电视剧大多是以这样的模式进行的。

    甚至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港岛就有过这样的模式,最出名的就是亚视的前身丽的电视台投拍的《天蝉变》,那时候可是造成了万人空巷,就连tvb放出秋官的《楚留香》的大招都抵挡不过《天蝉变》的热度。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前期投拍成本低,试错成本低,能够通过剧集上线后观众的反应来进行微调,甚至在收视率不佳的时候,能够迅速砍掉。

    但同样也有难点。

    首当其冲的,就是审核方面会变得更加繁琐,不过好在这一个时空网剧的审核机制和丁炙前世的天朝不尽相同,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审核严苛程度相比之下也是宽松了不少。

    这里从几年前丁炙的《窥探》、《隐秘的角落》能够顺利播出就能看出这一点。

    《窥探》不用说,那种大尺度的案件和结局时“弑父”的情节居然也一刀未剪。

    而这个时空的《隐秘的角落》就更劲爆了,都涉嫌到了青少年犯嘴,要知道这个世界这部剧的监制是丁炙,而不是另一个时空的韩三爷,但在审核那一关居然也没有被卡。

    但这种模式,无疑还是对主创团队,尤其是编剧团队的要求非常高。

    其次,就是盈利方面的考虑。

    一般这种模式拍摄出来的,大多是短剧,因为动搁3-40集乃至6-70集的剧集,对于边拍边播这种模式几乎是不能想象的。

    而短剧的盈利方式,国内方面还尚不是非常明朗。

    及目前而言,这几年来,大爆的短剧也只有《窥探》以及《隐秘的角落》。

    最后一点,就是演员档期方面了。

    国内的演员们说实在是太“受宠”了,边拍边播模式最直接收到的影响就是,演员将会被“绑死”在一档剧集里头。

    “平台他们怎么说。”

    “陈科说他要考虑一下,芒果tv的欧阳东华那边倒是很有兴趣,但是芒果系也有一个缺点,就是他们想要整部戏的主导权。”

    丁炙显得很有自信。

    “不过我倒觉得他们很可能会答应下来。”

    梁琼笑了笑,“你为什么这么自信?”

    “因为和他们谈合作的这个人,叫丁炙。”

    丁炙挺直了身子,先装了一波大的。

    然后才慢悠悠地掏出一个文件夹出来。

    “好吧,其实是因为我的剧本。”

    梁琼眼睛一亮,“你剧本写好了?我还真以为你这段时间跑去和邹......哎,我看看。”

    丁炙伸手把手上的文件夹递了过去。

    梁琼翻开一看。

    《开端》

    《逆局》

    《沉默的真相》

    “.......”

    梁琼一呆。

    “剧本呢?这特么就只有名字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