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哥们死之前应该还挣扎了一番,最后实在无法挣脱沉重的压力才彻底死去。 “……难道他是飞梭的驾驶者?” 沈浪叹了口气,有点啼笑皆非。 被自己的飞行器压死,或许这哥们也是有史以来的第一人。 “系统,……” 沈浪张口要说些什么,又摇摇头。 知道问系统也是白搭,一切只能自己探索。 看着干尸空洞的双眼瞪着自己,沈浪暗道声对不住了。 伸出双手,从他的身体上方到下方,细细开始搜查起来。 …… 此刻。 大夏航天科学院。 赵德明老院长揉揉沉重的眼皮,尽量不让自己昏睡过去。 “赵老,去休息一会吧!不然您的身体……” 宇航队的队长蒋昭担忧说道。 老院长已经两天没合眼了,一直在研究如何接回沈浪这件事情。 “睡不着啊!” 赵德明叹口气,将泡着浓茶的杯子递给蒋昭。 “帮我打杯水,再续上茶叶。” 蒋昭看着老头通红的眼睛,苦笑一声只好照做。 等他回来,却看到赵院长正看着大屏幕上的月球3d图,神色激动。 “赵老,有办法了?” 蒋昭快走两步,将茶杯放在桌上欣喜地问道。 他知道,赵老一直在上愁着什么难题。 目前,大夏的登月舱和返回舱都在制造阶段,明年冬天之前,是别想着它能完工。 毕竟大国重器,仓促拿出来使用。 置宇航员、发射中心的所有人性命于何地? 没有完全的把握,赵德明不可能同意拿出来去营救沈浪。 况且就算能拿出来,载物降落在月球上的意义不大。 沈浪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不可能在无氧环境、无容身空间的地方栖息,一直到返回地球。 而目前为止,似乎只有星条国有载人登月设备,具有接沈浪回家的条件。 但星条国的要挟和无理条件,也注定这件事不可能达成。 难道赵老另辟蹊径,想出了别的法子? 果然。 赵德明一脸兴奋地指着环月轨道说。 “蒋昭,你执行过环绕月球的任务,当时你们的指挥舱距离月球表面还有多少公里。” 蒋昭一愣。 “好像和灰熊国一样,也是15公里左右吧。赵老,怎么了?” 当时,他乘坐嫦娥号靠近环月轨道,并不断降低高度,只为了更清晰地拍摄科考照片。 指挥舱所能承受的极限就是15公里。 再低就可能被月球引力捕获,从而很可能撞击在月球表面。 赵德明继续笑道:“那我考考你,月球的逃逸速度是多少?” “2.4公里每秒!” 蒋昭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来。 因为月球没有大气层,且引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它的逃逸速度大大缩小。 这是每一个航天人的常识。 “嘶,赵老,难道您要……” 蒋昭突然想到了什么,瞪大了眼睛。 “哈哈哈哈……老天不绝沈浪啊!” 赵德明朗声大笑起来,沉闷多天的他终于豁然开朗。 “蒋昭,我告诉你,在极限近月轨道下,连2.4公里的逃逸速度都不用!” “只要我们在这个距离投射载人机动装置!让沈浪寻找到后,使用载人助推器,将他升到近月轨道!” “指挥舱的宇航员随即出舱行走,将他接入指挥舱内,然后……” 蒋昭已经面露激动之色,脱口而出:“然后他就能返回地球!” “没错!有救他的办法了!”赵德明扬起了手。 两人兴奋地击掌庆贺。 欢笑声音,引来更多研究员的注意。 大家听完之后,也是同样激动万分。 这完全是一个可行的计划! 在近月轨道中抛出载人机动装置,让沈浪穿着之后升空。 只要上面的人及时接应他,就能将他引入指挥舱中。 这样一来,根本不用再苦恼登月舱和返回舱的问题。 什么是载人机动装置? 它又叫‘喷气背包系统’,是供宇航员在出舱行走的重要装置之一。 因为空间站免不了被宇宙细微颗粒击中,甚至经常出现运行故障。 宇航员在太空漫步成了必备的事情之一。 而除了绳索之外,喷气背包系统更是保障宇航员生命的一大助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