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 “今儿接到桑额和阿喇尼的上奏,说是已经和吴应熊谈妥了结盟的事儿......吴应熊也答应吴应麒归咱大清管辖了!不管怎么说,这面子上总是好看了不少,河南的失地,算是恢复了。再加上咱在漠南草原这边也算顺利,保住了四个盟的草场和牧民,还收拾了几个勾结布尔尼的札萨克旗,蒙古这边的问题看来也不大。” 康熙的语气非常轻松,给人一种朕心甚慰的感觉。但是和他一起吃烤肉的岳乐、图海、明珠、熊赐履、王辅臣却都知道,现在大清朝的形势之所以可以稍安,其实是因为新大明主动停止了扩张。 而新大明之所以会停止扩张,多半是因为前期一口吃成个胖子,所以需要时间消化吸收,整理内部。 一旦新大明的内部整顿完成,就会开始新一轮的扩张了! 不过大明整顿内部的这两三年,对大清而言同样是宝贵的......因为大清自己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进行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 “皇上,”熊赐履道,“奴才这些日子也静下心来研究了一些朱逆的著作......主要是原儒方面的。” 朱和墭的著作是很多的! 圣人嘛! 当然是能写的。 不过他的著作熊赐履大多看不懂,譬如法术类的,算学类的,物理类的。这些书就算摆在熊赐履跟前,他也是读不懂的。何况这一类的书都“防扩散”,高深一些的只有海珠大学、南京新成立的金陵大学,还有翰林院(法术院)里面才有。 所以熊赐履也只能研究朱和墭的原儒著作了。 “研究出什么没有?”康熙皇帝笑着问。 “研究出一些东西了,”熊赐履道,“是之前奴才等都忽略的东西。” “什么?” 熊赐履咬牙切齿地道:“奴才发现,这朱和墭枉称儒家之圣,其实是儒家之敌啊!” “怎么说?”康熙追问道。 “儒家本是教人怎么当君子成圣人的,最重视道德,讲究的是君子动口不动手。而所以的原儒,处处喊打喊杀,而且还一味鼓动小民与朝廷对抗。实在是违背了圣人的初衷和儒家的精髓......奴才觉得这天下儒生很快就要起来反对朱和墭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