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买航母-《春风1991》


    第(3/3)页

    什么都谈了,唯独没有谈价格,恰恰价格不是关键因素。

    姚远说,“正如此前我所承诺的,基辅那边的事情我负责处理好,扫清阻力所有的花费都不包含在采购价里。”

    顿了顿,他说,“我有两个方案供您选择。”

    购买破冰船的时候,姚远和莱蒙托夫就有很投缘的交流。姚远对黑海造船厂非常的重视,而莱蒙托夫对来自华夏的南方实业有好感,希望能够得到南方实业的帮助,因此二人的电话电报往来非常频繁。

    黑海造船厂是2010年以前唯一一个能够给予华夏船舶工业先进制造技术的世界超级船厂。

    无论是姚远个人,还是华夏,都不应该也不能错过。

    在莱蒙托夫看来,这么多接触过了的外国企业,只有南方实业对黑海造船厂体现出了尊重,合作条件是基于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的。

    别的不说,就说姚远买下的那条破冰船,在他之前,有多家西方企业希望购买下来,但是出价仅有三分之一,卖废铁都不止这个价。

    基于以上原因,莱蒙托夫知道,姚远给出的两个方案一定都是公平公正的,选择哪一个,其实都是看自己基于什么来考虑。

    姚远说,“第一方案是万利公司出资2000万美元购买瓦良格号以及全套的技术图纸。第二方案则是,万利公司出资1000万美元购买瓦良格号以及全套的技术图纸,同时,南方实业愿意接受黑海造船厂1000名工程师、技术工人,安排到华夏进行定居和工作。”

    看上去很便宜,实际上,对于一条只完成了70%工程进度的船舶来说,2000万美元是很市场的价格了。

    别忘了,姚远买的25000吨的核动力破冰船也才3000万美元。

    黑海造船厂是有预算的,如果继续把瓦良格号建造完毕,还需要2亿美元,这笔钱无论如何也拿不出来了,也不会有任何一家企业愿意给他人做嫁妆,这可是军舰!

    姚远提出的两个方案对黑海造船厂都是有利无害的,首先价格很厚道,其次,区别只是在于一部分钱怎样用。

    第一方案是买断式,第二方案则可以解决1000名工程师、技术工人的前途问题。

    莱蒙托夫问,“包括职工家属吗?”

    “包括,我们有考核细则的,符合条件的人才能进入我们的技术人员引进计划,当然,第二方案其实是两部分,万利公司和南方实业是互不关联的。”姚远解释道。

    “那么,技术水平决定到华待遇,是吗?”莱蒙托夫问道。

    姚远肯定地点头,“是的,莱蒙托夫厂长您如果愿意到华夏来,是能够得到院士待遇的。”

    莱蒙托夫沉思起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