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外资也有求人的一天-《春风1991》
第(2/3)页
黄禾集团在内地的企业只有一个和义公司,而且这家公司实际上是唐慧百分之百控股的,只是挂靠在黄禾集团下面混一个港资企业内地分公司的面目。要抵押的话,只能抵押和义公司。
“嗯,也只能抵押和义公司了。”支玉叶说。
唐慧说,“和义公司的资产才几百万,就算抵押掉也贷不了多少钱。”
“可以谈嘛,我去和银行谈,有福叶公司担保,再请市里的领导出面说一说,贷个几千万应该没问题的。”支玉叶说。
唐慧道,“那你去谈吧。”
“谢谢妈!”支玉叶马上兴高采烈的去了,多一分钟都等不了,永安集团的出现让她有了危机感,同时也坚定了她投资的决心。
香港商界已经把俞永安神化了,而且他的经历也的确传奇,许多商界大佬都对他有深入的研究。支玉叶希望在华人商界上有所建树,像香港的那位商界女王一样,自然是对俞永安这样的商界奇才的经历感兴趣。
正因为如此,支玉叶很相信俞永安的判断,自然对华夏大陆的商用车市场更有信心了。事实上,支玉叶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调查得出结论,但是她毕竟缺乏信心。
有了母亲大人的许可,支玉叶憋着一股劲让底下人准备好材料,给吉隆坡打了电话安排注册公司的事,然后直接去了南港工商银行。
行长是在招待酒会上见过面的,接到电话后马上就门口等着了。
“支董事长,您好您好,欢迎欢迎。”四十多岁的人称一二十多岁的小姑娘为您,他是一点都不觉得尴尬。
“范行长您好,还劳您大驾在门口迎接,不敢当啊。”支玉叶的场面话说得一套一套的,像她母亲。
“应该的应该的,支董事长,里面请。”范行长把支玉叶一行人请进去。
范行长的热情不仅仅是出于对外资的尊重,而是抱着希望新富投资成立合资公司之后,能把钱存在他们银行里。
揽储可是这几年的头等大事。
三角债危机刚刚进入尾声,银根还是很紧,各银行都还很谨慎,尽管上面已经明确说了不能因为害怕三角债而收窄放贷范围。
新富投资要是把钱放在这,范行长从年头到年尾都不用为揽储发愁了。最主要的是,他是被农行给刺激到了,他们一个农业银行,竟然抢了南方实业、远大电器两大利税大户,两家公司的账户,光是每个月的净入款就有好几千万,让包括范行长在内的其他各大行羡慕得都红了眼睛。
后来远大万家超市、远大广场相继成立,又让建行给抢走了,范行长是一根毛都没捞着,那是天天含恨而眠。
现在来了个新富投资,范行长当然要死死的抓住。
可是,还没等他开口呢,支玉叶就开门见山地说,“范行长,我想从你们这贷一笔款子。”
一句话把范行长到嘴边的话给堵住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