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踏破了门槛-《春风1991》


    第(2/3)页

    这么做同样是出于控制东方石油的规模的考虑,色丹油田的投产,已经让东方石油坐牢了春风系企业第一把交椅,曾经的现金王远大集团已经屈居第二位。

    东方石油的主要资产基本在海外,因此需要有目的地控制它的规模,把能够转移回国内的资产都转移回来。

    活了两辈子的姚远深刻认识到一个道理,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也是他把此次操控原油价格赚的几十亿美元分散在几个地方的原因。

    法国道达尔公司的康奈尔终于见到了姚远,这是今天姚远会见的最后一位客人了,其他的全都被取消掉。

    自从法国道达尔公司准许参与开发巴库油田,该公司未来的发展中心逐渐的往中东地区、里海地区转移。

    全世界的陆地石油是开发一块少一块,向深海进军不可避免,可是因为低油价政策,石油公司开发深海油田的并不积极,以bp公司在北海的海上油田为例,每桶的开采成本已经超过了12美元,到石油公司手里的利润已经非常微薄。

    但是又不能不开采,这里面存在一个可开采储量的问题。

    现在,巴库油田之后,色丹油田横空出世,一个超级大油田就这么摆在面前,由不得各大石油公司不动心。

    色丹油田被东方石油拿下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道达尔公司自然不敢奢望来争夺,他们也已经没有那个本事。

    但是,给东方石油打工是可以的。

    康奈尔知道道达尔公司的优势是在油气炼化方面,尤其是天然气生产这块,有独到的经验,而这恰恰是东方石油的劣势,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道达尔公司才获得参与开发巴库油田的机会。

    他们是唯一一家能够参与巴库油田开发的西方石油公司。

    康奈尔实事求是地把想法说了一遍之后,主动表示,道,“姚先生,如果能够和东方石油一起开发色丹油田的天然气,将会可以使得色丹油田的天然气快速进入欧洲市场,您知道,欧洲是最大的天然气市场。”

    90年代的天然气是不受待见的,欧洲因为资源紧张,很早之前就开始使用天然气作为生活能源,同时欧洲的环保标准要求较高,几乎无污染的天然气变成了最佳选择。

    欧洲的天然气市场里,道达尔公司是主力,这也使得他们的天然气技术领先于其他石油公司。

    这也是姚远选择他们合作开发巴库油田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开发中亚天然气资源的战略合作伙伴。

    但姚远并不想让他们进入色丹油田。

    姚远说,“康奈尔先生,我们两家是战略合作伙伴,有些话我就跟你实说了。色丹油田暂时没有开发天然气的计划,目前的工作重心在石油开发。不过,东方石油已经和土库曼斯坦签署了油气资源开发意向书,我们可以在这一方面进行合作。”

    康奈尔忙问,“东方石油获得了土库曼斯坦的特许经营权了?”

    东方石油和新日化在土库曼斯坦的竞争众所周知,已经出局的东方石油竟然因为土库曼斯坦内部的政局变化反败为胜,新日化在巨大的债务压力之下资金链崩断,现在已经缩回了日本本土苟延残喘,等待着它的要么是被兼并,要么破产清算。

    行业里的人为东方石油的运气感到吃惊,并不知道这是姚远给新日化挖的一个大坑。

    但是土库曼斯坦的石油特许经营权花落谁家,至今是无消息的。因为政治因素,土库曼斯坦对西方石油公司抱有戒心,以至于他们的选择并不多。而东方石油在阿塞拜疆的成功给他们一个可以借鉴的例子。

    姚远笑着说,“土库曼斯坦要成立国家石油公司,借鉴阿塞拜疆的经验,东方石油是唯一合作伙伴,这个是可以确定的。你也知道,我们的输油管道已经开工建设,未来还会修建输气管道。”

    “姚先生,我代表道达尔公司表个态,愿意全力支持东方石油在中亚地区的业务扩展,我们是战略合作伙伴嘛。”康奈尔果断说道,无论是色丹油田还是土库曼斯坦的油气资源,都蕴含着巨大的利益,在哪一方面合作无关紧要。

    从姚远刚才的表态来看,东方石油大概率不会让任何一家石油公司参与到色丹油田的开发中来了,东方石油要完全依靠自己经营色丹油田。

    想来也是,换成是道达尔公司,他们也不会那么做。

    打发走康奈尔,姚远乘车前往机场迎接来自国内的工人——负责填海工程的工人,全部由新联航、新北航两家航司负责空运过来。

    借此机会,两家航司的临时总负责人林威,和阿联酋谈妥了开通航线的问题。北京-迪拜、北京-阿布扎比、粤城-阿布扎比、粤城-迪拜、上海-迪拜、上海-阿布扎成,国内三大城市都有了往返迪拜、阿布扎比的固定航班,其中粤城飞过来的是每天一班,由新联航运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