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赤霄剑,有且只有一人,能毫不脸红的挂在腰间! ——当今刘邦!!! 想到这里,朝臣百官面上惊诧之色,也缓缓凝为实质。 对于刘邦打消易储的念头,朝中百官虽感到有些突兀,却也还算是有心理准备。 毕竟再怎么说,刘邦的身体状况,几乎是肉眼可见的一天不如一天。 便说此番,刘邦更是从未曾有过的‘御驾亲征,却在叛贼灭亡之前提前回长安’。 刘邦不在长安的这半年多时间里,监国太子刘盈的举措,也确实让人挑不出什么毛病。 再加上刘盈借着修渠、平抑粮价两件事,在关中已是初步得到了百姓的认可;而之前,作为刘盈太子之位竞争者的赵王刘如意,又因为长陵田氏一案,而挂上了些不可为外人道的污点······ 结合此间种种,刘邦放弃易储,并逐渐准备政权交接,将大权过渡到太子刘盈之手,也算是朝臣百官早有预料的事。 至于方才,发生在东郊的那一幕,虽然让朝臣百官多少有些诧异,但仔细一琢磨,也算是顺理成章。 ——既然不再打算易储,身体状况又每况愈下,刘邦自然是要开始筹谋布局,为太子刘盈造势,为政权交接做准备。 可就算是这样,刘邦执意将赤霄剑塞给刘盈,还是让众人有些接受不能。 至于原因······ “父皇!” “正所谓: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 就见刘盈沉默片刻,便再度神情惶恐的朝刘邦一拱手。 “儿虽为太子储君,然父皇当面,儿终为臣!” “但父皇在,儿便乃父皇之臣!” “赤霄天子剑,乃父皇方可承之国器!儿人臣之身,又怎敢受之?” 语调惊慌的道出此语,刘盈又是满带祈求的对刘邦一叩首! “万望父皇怜儿年弱,莫以如此重器加于儿身!” 言罢,刘盈便紧紧将前额贴在地面之上,摆出了一副‘父皇不答应,儿臣就不起来’的架势。 见刘盈这番作态,殿内众人面容之上,也悄然涌上一抹附和之色。 ——这才对嘛~ ——赤霄剑,怎么能给太子呢? ——就算给,也不能是现在吧······ 朝臣百官正思虑之际,御阶之上的刘邦,却是将殿内众人的面上神情,一丝不漏的尽收眼底。 而后,便见刘邦笑着低下头,一步步走下御阶,来到了刘盈身侧。 “且起来······” “起来说话······” 刘邦满是温和,又略显得有些虚弱的轻语声传入耳中,刘盈也终是忐忑不安的抬起头。 见老爹又作势要弯腰,刘盈更是腾地一下从地上弹起,面带担忧的来到刘邦身侧,轻轻扶起老天子的胳膊,作势要扶刘邦坐回御榻之上。 却见刘邦只似是随意的一抽手,刘盈便觉手中一空。 待反应过来之时,回过头的刘盈,却看见老爹刘邦已是蹲下了身,正费力的将那柄赤霄剑,系上自己的腰间。 “父皇······” 惊恐之语未道出口,就闻刘邦不轻不重的一声闷咳,惹得刘盈赶忙一噤声。 慢条斯理的将那柄极具神话色彩的赤霄剑,系上刘盈那仍有些瘦弱的腰间,刘邦才撑着膝盖缓缓起身。 “嘿~哟······” 抑制不住的闷哼一声,刘邦终是再次直起腰杆,却不顾上揉搓酸痛的腰背,只眼带欣慰的打量起刘盈来。 正面看了看,调整了一下赤霄剑的位置,又轻轻揪着刘盈的肩膀,示意刘盈转身。 前前后后看了个遍,刘邦才终于满意的点了点头,在刘盈肩头轻轻一拍。 待刘盈神情呆滞的抬起头,就见老爹刘邦手扶着自己的肩膀,望向自己的目光,只尽显何谓‘五味陈杂’。 “父皇······” 下意识发出一声轻喃,终是让刘邦复杂的神情,悄然化作一抹暗含唏嘘的温笑。 “过往这半岁,做的不错······”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