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大秦周边,可不止是匈奴一个敌人。 根据情报来看,之前被匈奴差点打废的东胡,最近似乎又有了死灰复燃的迹象,一直在对大秦磨刀霍霍,似乎随时准备干一票大的。 大秦西方,和犬戎的战争始终都没有停止过。 大秦南方,百越之地还在等着大秦去征服去开发。 而始皇帝也并非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君主,无论是手上功夫还是马上功夫,嬴政实际上都相当了得。 马蹄铁不论真假,单单是马镫和马鞍,在看到这两样东西时嬴政便可以想象出来,他们的存在可以给马背上的骑兵提供何等程度的帮助。 虽然恨不得现在就去找人将这三样东西制造出来,但嬴政还是忍住了心中的冲动。 不说他的桌案上还有等待着他处理的一大堆奏折,除了这马上三件套之外,还有一份图纸等着他看呢。 这些,都是无双的心意。 实际上,也多亏无双在画这些图纸的时候,给他们都编造好了一套合理的来历。 始皇帝一看图画上的各种注视,也能瞬间联想到无双在发明这些东西时候的“想法”。 第一件,是用以增强骑兵战斗力的马上三件套,以及配套的马刀。 而第二件图纸上画的,并非是兵器,而是一件农具:曲辕犁。 曲辕犁的图纸上,无双同样做了解释: 在行军从咸阳到上郡的途中,士兵们经常可以看到田间劳作的农夫。 农夫们使用的传统直辕犁,需要二牛抬杠,既两牛相距约七八尺,中间横抬一杠,杠后接续辕犁。 一人在前面牵牛,一人压在杠上,脚踏直辕犁,控制入土深浅,最后一人扶着辕犁把。 两牛三人,才能完成耕作。 而直辕犁之所以操作如此麻烦,是因为它的犁头直上直下,吃土不深,而且很容易随着牛的拉动而脱出地面。 同时,直犁拉动相当费力,至少需要两头牛。 而曲辕犁犁头仿佛鱼钩,不仅能钩入土中、增加吃土深度,更是可以减小受力,理论上一头牛就能拉得动。 若是使用曲辕犁,只需要一牛拉犁、一人扶犁把,便可以完成耕作,比以往的直辕犁省下了多一半的人力物力! 无双穿越而来,然而系统没有给他土豆红薯杂交水稻这种神器。 无双想要帮助大秦百姓们吃的饱一点过得好一点,除了各种打蛀虫榨油脂,或者向外扩展转移压力之外,就只能是依靠这种方式,改进大秦的农耕方式,让百姓们有能力种更多的地打更多的粮食。 而耕战,就是大秦的立国之本。 “这些,都是无双这小子弄出来的?” 虽然还都只是图纸,但无论哪一个,都值得让始皇帝惊喜万分。 因为无论哪一件,对于现在的大秦来说,都与神器无异。 第一张图纸可以直接改变骑兵的作战方式,让骑兵真正作为一个独立兵种,而不是步兵的扈从独立出来,甚至形成庞大的战斗力。 后者解放生产力,让大秦的子民们有更多收入。 若是全国都用上曲辕犁,说不定下一年的粮食产量,能直接多出一半来。 而在惊喜之余,始皇同样想到,画出这些图纸的无双,此时正在颍川郡,和那些六国余孽们斗智斗勇,甚至是拼命。 哪怕无双说过他必须去,而且他也有信心完美解决这些六国余孽的威胁。 始皇还是忍不住每天都为了无双而担忧。 嬴政知道,温室里养出的虎不如时常在外捕猎的猫。 但是如何才能要他不去担心? 最终,始皇帝也只能是放下诸多心思,悄悄叹一声。 就连匈奴王庭那般龙潭虎穴,无双都可以杀个三进三出。 只希望这所谓的无论大会,对无双来说,不会比攻破匈奴王庭更困难一些。 千里之外,被始皇帝担忧的无双将天问归鞘,绕过同样将双剑归鞘的飞雪,一步步走上了通向碧水崖顶端的台阶。 在无双身后,飞雪静默无声地转身离去。 在无双面前,无数人因为他的身影出现,而震惊地连嘴巴都比不上了。 看着那些江湖人士的嘴脸,听着他们惊恐万分的心声,无双忍不住在嘴角牵出一个充斥着寒意的微笑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