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量流民-《大宋最强航海王》
第(2/3)页
晁盖把几十块狗头金倒在了桌子上,哪怕公孙胜这样的出家人都有些吃惊。
“发现了一座金山,扈勇正带人开采。我先给大舅哥说一下,采出来的黄金先不分,全部用到安顿流民上来。”
公孙胜大喜,金子那可比银子值钱多了,购买力很好。若是有座金山,安顿两万流民还不是小意思吗?
“哥哥真是好运气,出去了一趟找了个金山。既然如此,那咱们就开始安排吧。”
“不能着急,安顿二十个村子可不是小事,必须沂州府点头才行,若是他不点头,咱们没办法建村子。”
流民村可不是简单的有地方住就行,后期必须规划土地。老百姓靠什么生活,还不是要靠种地为生,所以土地必须要有。
附近都是山区,按照正常很难养活这么多人。
晁盖忽然想起沂水县的红薯了:“道长,我出去这一个半月红薯长势如何?”
“长势迅猛,肥沃好地秧子已经爬满了,山坡地稍微的差些,但是表现很顽强。干旱的时候叶子都晒蔫吧了,贫道还以为这些红薯都死了呢,结果到了晚上叶子又舒展了。现在麦茬红薯都已经种下了,看来丰收已经成了定局。”
“这就好,安顿的流民村在山区,山区土地贫瘠,种些土豆、红薯能谋生,还是很好的。道长辛苦一下,去找找一下沂州知府,我安排阮小五的船队前往沧州府接人,一趟能接回来两千人。”
“好,贫道这就出发。”
别看公孙胜那是个道士,但是他的公关能力特别强,王侯将相见了他都客客气气的,属于顶级的大神棍。
公孙胜带了几个人,骑马赶奔沂州府找知府去了。
吴用安排商队采买各种用品去了,居家过日,哪怕是临时的也需要大量的东西,好在自家能生产最关键的东西,那就农具、铁锅。
没有农具没办法生产,没有铁锅不能做饭吃。
晁盖签发调令,安排阮小五的近海船队去沧州转移流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