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关键是它非常灵活,不像宇航员那样,要受宇航服的束缚。 “而且可以‘歇人不歇马’,一个宇航员工作几个小时后,可以换上其它宇航员操作j-3机器人继续工作。 “因为超长波信号的技术突破,使得该系统在高辐射、信号容易受到干扰的太空中,也能实现三十公里内双传感信号没有任何延迟!” 姜十六顿了顿又道:“第二个优势是:协作! “之前我给大家讲解过,因为传统计算机算力有限,就算是超级电脑,也只能保持三架机器人的分工协作。 “其它机器人只能处于待命状态,或者只做简单的工作。 “而有了人类的操作,就能在宇航员充分沟通的情况下,实现十几个机器人之间的互相协作!” 姜十六叹了口气:“这是我们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妥协。” 姜宇看着对面动来动去的机器人发了会儿呆才问:“如果有量子电脑,情况是不是会好许多?” “是的,”姜十六道:“体积不大的量子电脑,就能让它更加智能,我甚至有信心可以设计出,一个可以独立作战的机器人军团!” 姜宇点了点头:“以后会有机会的。” 接着他结束了这个话题:“我们再去看看机械外骨骼的项目吧。” 姜十六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才带大家去了一间会议室。 多媒体设备启动后,姜十六介绍道:“因为我们设计的是,未来在太空战中使用的单兵机械外骨骼。 “按照pdc的要求,永远也不能设计‘地面款’,所以只有一个演习视频,请大家欣赏!” 幕布上开始播放一个视频,该视频首先介绍了外骨骼系统的大体结构。 整个系统分为推进装置、维生装置、武器装置、防护装置、物理攻击装置。 接着画面一转,黑色星空的背景下,巨大的空间站像是这片空间下唯一的依靠。 有个穿着厚厚宇航服的宇航员,正在两个助手的帮助下,穿戴一套极富科幻感的人型机械装置。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