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首场失利-《亲爱的抛物线》
第(3/3)页
“你敲竹杆!”
“不敢赌拉倒,我走了。”
“成交!”
然后,昨天相似的一幕出现了。童淼没想到,易鑫然在这种状态下,依然一次机会就通关,基本功扎实到令人叹为观止。在易鑫然得意洋洋的嘲讽眼神中,童淼气得嘴角直抽,转身就要走。
“等等,这个给你!”
说着,易鑫然抛过来一个篮球,稳稳落在童淼怀中。低头一看,上面竟是球星阿联的签名。
“啊......易.......”
“行了,别感激我!不是免费的,下周上课,换你早去教室,帮我占座。”
说完,易鑫然捡起地上的篮球和球包,潇洒地往肩上一搭,挥挥手,离开。
......
这晚,童淼正愁应该怎样敲报告。非篮球专业的她,去写疑点,说服力不强。还好,吴森灿发来的一份报告,解救了她。随报告发来的是这样一句话:
“这周的训练和比赛,我做了详细观察和记录分析,你参考并斟酌后,可汇总进给元大大的报告里。”
于是,便有了以下发给元大大的报告。
一场普通的高校篮球热身赛,暴露出最大的问题是:用人。
现有主力队员有绝对上场优势,替补队员上场情况,更偏重排资论辈。最明显的就是,大一新生易鑫然,不仅有稳健的控球能力,敏锐的观察力、大局观,能有效串联球队的进攻,同时还能积极参与防守,无论是从直观判断,还是从赛后数据统计中的场上效率值看,都列全队第一。可是,他的上场时间,甚至比三年级的王阳还要少。每次该位置换人,他也只能作为第二替补。如果是担心新人的大赛经验、发挥稳定性,倒也无可厚非。但最后关头,追分势头最猛、球队进攻和防守状态都最佳的时候,强行换回已受伤(虽然不是重伤)的主力球员,绝非明智。主教练作为有数十年执教经验的老教练,出现这种问题,实属不应。
考虑到之前发现周冬等队员与主教练之间私下关系密切,周冬、王阳同属山西派,建议考虑从这条线调查突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