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烧师兄说得对。”陶洋点头认同。 他入门晚,又是主攻京剧的,胡炎倒不怪他。 最后大林犹豫了一下,轻声问道:“师爷,是不是十二门?” 这家伙的自信模式,真不知道何时才能被启动。 胡炎用鼓励的眼神看着他:“没错,大林,说说都有哪十二门?” 大林掰着手指头开始数:“有开场诗、开门柳儿、白沙撒字、太平歌词、单口、群口、会捧、会逗、双簧、看杵门子、口技、抠溜数来宝。” 虽然磕磕绊绊,但一样不落,不愧是家传子的底子。 即便他以后不吃相声这碗饭,但对于相声这门手艺的了解,至少不会丢他父亲郭德刚的人。 胡炎点头道:“没错,刚才就是我练习口技的动静。” 说完,直接将小铁片塞回嘴里,旋即几种声音再次响起。 陶洋惊得嘴巴张得老大,大林倒还淡定。 只有烧饼一拍脑门:“哦,对对对,我师父也会这个,很厉害的。” 这家伙后知后觉也就罢了,关键是真没眼力见,被另外两小瞪了一眼。 片刻,胡炎演示完,将手中的铁片,递给他们长长见识。 其实这道具,就是专门含在嘴里,辅助演员聚拢气息发音用的,归属于哨子一类。 有厉害的高手,甚至只用树叶,或是葱叶,都能起到同样的作用。 当然,真正的口技门高手,什么道具都不需要。 在相声门,口技用得少,江湖上也没地方学去,胡炎是按照古册子上的记载,自己琢磨的。 练习了这么多年,花了不少时间,但也只有如今这点皮毛。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吃相声饭,就必须什么都懂一点,用行话来说,便是“许你不用,不许你不会”。 什么评书、京剧、地方戏、流行歌曲、江湖行话、市井叫卖…… 样样精通是不可能的,毕竟人的精力有限,但有机会多了解了解,这总是没有坏处的。 烧饼观摩完,刚想往嘴里塞,直接被胡炎的眼神制止了。 他搓着手笑道:“师爷,这手艺能不能教我?” 陶洋跟上:“对。” 大林眼神跟上:“……” 胡炎旋即笑道:“我这也是皮毛,你们要学就学呗,不过,得等你们能上台使上大活才成,还有你们得先问过郭老师。赶紧去做早课吧。” “好,说定了。” “走走走,快点。” 等三人离开,胡炎重新把道具擦洗干净,放进了自己的随身背包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