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您得对我负责-《德云小师爷》


    第(3/3)页

    但某人竟然依然满脸担心的朝观众问道:“大伙有认识我师父的吗?”

    “嚯,您还真敢问呐?”于慊点了一句。

    观众们从震惊中回神,被逗乐的同时,当即送上雷鸣般的掌声。

    胡炎知道,这掌声不是给自己的,而是津城老少爷们对老侯爷的缅怀。

    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

    但这个时候,他可不敢再开玩笑。

    “谢谢,谢谢大家的肯定和支持,我代先生在这里,给诸位衣食父母鞠躬了。”

    真诚的说完,胡炎退后一步,代师行礼致谢。

    观众们对胡炎的认同感,又多了一份,掌声也持续不停。

    看着台下诺大的动静,郭德刚心里愈发的踏实。

    瞧瞧,这就是老侯爷的魅力,这就是小师叔的份量。

    德芸社以后,亏待谁都不能亏待了小师叔!

    他的影响力,甚至比谢先生还要更大,自己身上的压力,也才能小上许多。

    胡炎起身,笑道:“谢谢,大伙儿这么捧场,我也无以为报,别的能耐没有,就只有卖两把傻力气了。”

    郭德刚接道:“师叔,那您准备使点什么活儿呢?”

    胡炎心里早就有了主意:“大伙都知道,我师父‘说学逗唱’无一不精,尤其擅长唱,四大名旦、四大须生,他都很见功力。”

    “老侯爷唱得很地道,您也来一段?”

    胡炎摇头:“来不了。”

    郭德刚一愣,来不了,您提这茬儿干嘛?

    胡炎继续道:“我没老先生那手艺,正经的戏唱不了,我给大伙唱一段添词换腔版的《十三香》尝尝,好与不好的,多担待,多批评。”

    观众心里一愣,《十三香》都知道呀。

    不是《太平歌词》,而是一段民间小曲儿。

    就是老年间,“十三香”、“十全香”的叫卖声,经过相声演员加工演绎而成的小曲儿。

    全段不长,也就百个字,最早还以唐山口音为主来唱的。

    如今这个老侯爷弟子,说的这个“添词换腔”,是什么意思?


    第(3/3)页